第34章(3 / 5)
可以说,清野将完全的信赖和敬畏之情寄予了西村。
不得不怀疑这西村,这是浅见的思路中最欠缺的部分。
最不可疑的是犯人——这种设定在推理小说的世界中是老一套的手段,但一旦成为现实,浅见感到一种近乎拒绝反应的不快感。西村是犯人这种想法,他想别过脸让它跑过去,这是他的心里话。
但是,反复思考这件事,浅见突然想到了消失了的遗书之谜。
估计是清野林太郎写的遗书留下信封消失了——这一谜突然在浅见的头脑中炫耀起自己的存在感来。
关于清野改写遗书的理由,清野母女俩说想不起什么来。财产没有怎么增加,赠与遗产的对方也不可能有改变。
尽管如此,还只有五十五岁上下的健壮的清野为什么必须重写遗书呢?除了迄今所考虑的那种想告发公司的舞弊行为以外,理由只能是一个,那就是对于写进遗书中的人们的评价发生了变化。
(会不会是清野想从朋友中抹掉西村的名字呢?)
浅见以发颤一样的心情这样想道。
清野重写遗书,会不会是因为在必须把西村从可信赖的“朋友”的地位上拉下来的同时,作为犯罪分子告发西村呢?——
听说西村打来的电话里,清野说了“カペ”,说了“钢骨”。
即使浅见想闭目掩耳,所有的事情也都已经指着一个方向。
(可是,如果清野想告发西村,那为什么必须采取遗书这一形式呢?)
浅见像是想自己否定自己的设想似的这样想道。
如果有三十年来的友谊,那么在诉诸告发这一最后手段以前不是应该先进行“有友谊的说服”吗?
↑返回顶部↑
不得不怀疑这西村,这是浅见的思路中最欠缺的部分。
最不可疑的是犯人——这种设定在推理小说的世界中是老一套的手段,但一旦成为现实,浅见感到一种近乎拒绝反应的不快感。西村是犯人这种想法,他想别过脸让它跑过去,这是他的心里话。
但是,反复思考这件事,浅见突然想到了消失了的遗书之谜。
估计是清野林太郎写的遗书留下信封消失了——这一谜突然在浅见的头脑中炫耀起自己的存在感来。
关于清野改写遗书的理由,清野母女俩说想不起什么来。财产没有怎么增加,赠与遗产的对方也不可能有改变。
尽管如此,还只有五十五岁上下的健壮的清野为什么必须重写遗书呢?除了迄今所考虑的那种想告发公司的舞弊行为以外,理由只能是一个,那就是对于写进遗书中的人们的评价发生了变化。
(会不会是清野想从朋友中抹掉西村的名字呢?)
浅见以发颤一样的心情这样想道。
清野重写遗书,会不会是因为在必须把西村从可信赖的“朋友”的地位上拉下来的同时,作为犯罪分子告发西村呢?——
听说西村打来的电话里,清野说了“カペ”,说了“钢骨”。
即使浅见想闭目掩耳,所有的事情也都已经指着一个方向。
(可是,如果清野想告发西村,那为什么必须采取遗书这一形式呢?)
浅见像是想自己否定自己的设想似的这样想道。
如果有三十年来的友谊,那么在诉诸告发这一最后手段以前不是应该先进行“有友谊的说服”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