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3章(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瞿沐凡变卖东西换钱无比艰难,王青青挣钱却挣得嗨起。

  王青青自己本身就是学这个的,再加上穿越这么多世界的积淀,眼光和预判性一样儿不缺,她的选择少有出错的时候,钱利滚动,很快就成了规模,靠着这笔积累,王青青成立了属于自己的风投公司。

  世事洞明皆学问,资本运作这回事也是一通百通,只要胆够大心够细,想挣钱一点儿都不难,风投公司被王青青经营得风生水起。

  秋老爷子对风投行业的印象极差,因此很看不上她的生意,斥责她“不干好事儿,只会玩弄数据空中盖楼阁,扰乱市场,影响企业正常发展,吃人不吐骨头”。

  老爷子这话其实说得也不无道理,有许多风投公司为了追寻利益,行事没有法度,玩儿从左手倒右手的估值,先把不良资产打包转让后再强行上市,挣得利益后抽身而退,被他们折腾的公司想要把这些资产泡沫消化掉是非常不容易的事儿,因此而被玩死的创业公司屡见不鲜。

  可王青青能做这种缺德事儿吗?

  她投资时偏重于新兴科技,且非常注重公司是否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只要公司有价值,她绝不吝于资本,拼尽全力也要把公司运营起来。

  她投资最成功的案例是一家濒临破产只靠政府救济续命的风电新能源公司,因为她的注资公司起死回生还研发出了自主新技术,把国内的风电技术水平拔高到了世界一流水准。

  “早有国外资本盯上了他们的研发成果,要不是我,那家公司撑不了多久就得宣布破产,只要公司一破产,技术能不能留在国内还是未知数呢,我保住了那家公司就是保住了他们的技术,怎么就不干好事儿了?”

  王青青很不服气地跟老爷子辩解:“认真说起来我这公司都不能叫风投了,整个一新技术救助基金会。”

  秋老爷子却不太信她,风投是风险性极高的行业,很考验对未来市场发展方向的预判力,没眼光还想挣钱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儿,能靠本事挣钱的不是没有,但极少,多数的风投公司都是靠用一些脏手段运作资本来套取利润的,自家闺女啥时候有这能耐了?

  秋家发家早,几个子女虽然都受过高等教育,却俱都资质平平一个能打的都没有,不然秋老爷子也不会死把着公司股权不放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