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7章(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因为,与孙长蕴的调令同时下来的,还有一道加了皇印的注明,上书“中书门下,机要之司。给事中一职,擢才而居,委任实重。诏敕如有不稳便,皆须执论。不得顺旨便即施行,务尽臣下之意。”

  有了这道皇印注明,那就明了门下给事中与门下侍症黄门侍郎一样,有封驳之权!

  其实,门下封驳的重任,国朝早已有之,只不过最近几代大安帝王,都在不断打压中枢三省的权力。

  直至永昭帝意图将三省权力掌握在手中,更是废除了门下给事中的封驳之权。

  可以,郑云回这道皇印明,是再次恢复了门下给事中应该有的封驳权力。

  所谓封驳,便是可以封还皇帝失宜诏令,驳正臣下奏章。

  也就是,帝王施政臣下奏疏,门下给事中都有资格参雅尼,有谬误之处好可以直接退回。

  这个权力大不?太大了!

  由此可见,这个官职实在太重要了!

  但这么重要的官职,却由二十多岁的孙长蕴担任!

  虽皇上还是个稚嫩儿,但是这么重要的官职交给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这可以吗?

  为此,朝官们多有议论,目光渐渐聚焦在孙长蕴的身上。

  然而,当他们越是了解,便越觉得孙长蕴这个饶确了不起。

  他虽然年纪,却还是十五岁的时候,就能提出“移族迁宗”之策,还是前尚书左仆射谢玠的关门弟子,还率先提出“子门生”的人……

  后生可畏,后生可畏!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