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0章(1 / 4)
然而,对当时的他们来说,还能感慨这么一句“墨点无多泪点多”,已经是无比幸运的事情,也是无数人花费了无数心力才能得到的结果。
接下来,他们按照那个人的安排,在这里扎根下来,还开设了一家书院。
那个时候,中年男子压根就没有想到,这个绍文书院会成为北疆最大的书院。
他们本来是要隐姓埋名的,却成为了当地最大的书院之首。
幸好,得到了那个人的护佑遮掩,即便他们是逃难而来,竟然也没有受到多少的为难。
这或许就是体现了那个道理,大隐隐于市?
便如此,他们一家在这里安家下来,并且发挥他们的所长,教书育人。
他们来到这里的时候是永昭十九年春,现在已经是永昭二十七年冬天了,还有几天就过年了。
仔细想想,差不多快9年了。
虽然这里苦寒之地,但日子其实不算苦,起码没有当初遭受家破人亡的威胁来得苦。
现在,他们一家人都还活着,并没有家族倾覆,或许有再起之日。
想到这里,中年男人的眼神更加坚定了,再次说道:“父亲,我们准备起行吧。”
儒雅白发老者点了点头,随即交代了一些事宜,便带着中年男人和另外两个侄子离开了。
在北疆百姓和学子依依不舍中,载着他们几个人的破旧马车,缓缓驶离这里。
绍文书院的百姓学子只知道他们的山长突然有事要离开了,但其余的事一概不知。
↑返回顶部↑
接下来,他们按照那个人的安排,在这里扎根下来,还开设了一家书院。
那个时候,中年男子压根就没有想到,这个绍文书院会成为北疆最大的书院。
他们本来是要隐姓埋名的,却成为了当地最大的书院之首。
幸好,得到了那个人的护佑遮掩,即便他们是逃难而来,竟然也没有受到多少的为难。
这或许就是体现了那个道理,大隐隐于市?
便如此,他们一家在这里安家下来,并且发挥他们的所长,教书育人。
他们来到这里的时候是永昭十九年春,现在已经是永昭二十七年冬天了,还有几天就过年了。
仔细想想,差不多快9年了。
虽然这里苦寒之地,但日子其实不算苦,起码没有当初遭受家破人亡的威胁来得苦。
现在,他们一家人都还活着,并没有家族倾覆,或许有再起之日。
想到这里,中年男人的眼神更加坚定了,再次说道:“父亲,我们准备起行吧。”
儒雅白发老者点了点头,随即交代了一些事宜,便带着中年男人和另外两个侄子离开了。
在北疆百姓和学子依依不舍中,载着他们几个人的破旧马车,缓缓驶离这里。
绍文书院的百姓学子只知道他们的山长突然有事要离开了,但其余的事一概不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