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4章(3 / 4)
现在叶绥还不知道自己父亲的安民功绩是什么,更重要的是,此事出现得太过突然,此前没有听到任何风声,这让她心中不定。
父亲在山东道的情况,缇事厂和半令肯定会知道的,半令怎么不曾提过呢?
没有多久,汪印便回到了斯来院,自然也是为了叶安世立功一事而回。
“阿宁,本座听说叶向愚托人送来喜报了,叶三……岳父在山东道立功的事情你已经知道了吧?”汪印这样道。
叶绥点了点头,道:“哥哥说父亲安民有功,但具体功绩没有说,而且……这功绩怎会那么快就到吏部了?”
国朝甚大,立下功绩的官员也甚多,吏部负责官员考核,短则一年半载,长则三年考课之期才能定断。
这一次,竟然如此迅速地做出嘉奖了?
除非是天大的功绩,可是如果父亲立下了天大的功绩,她不可能没有听到半点风声。
汪印听到她这么说,心中了然:“阿宁,你也觉得太快了?不止,吏部已经将此事禀至紫宸殿了,黄桑……甚是高兴。”
“岳父在山东道的安民功绩,在于他剿灭了山东道贼匪,更在于他挫败了胶州林氏谋反的阴谋。这都是好事,也是实在的功绩,只是送到吏部的时机有些微妙了。”
叶安世在山东道的政绩,汪印当然都知道,毕竟他一直都暗中派缇骑去协助叶安世。
胶州林氏谋反的阴谋,还是缇骑最先发病从而报告叶安世的。
早在很多年前,汪印就判断太平巷叶家只得叶家三爷可为大材,事实也证明了他判断的正确。
叶安世立下这些功绩是年前了,但汪印有感于京兆局势动荡,故而让人按下了这些功绩不发。
没有想到,这些功绩还是送到了吏部,并且吏部动作这么迅速,竟然立刻送到了御前。
↑返回顶部↑
父亲在山东道的情况,缇事厂和半令肯定会知道的,半令怎么不曾提过呢?
没有多久,汪印便回到了斯来院,自然也是为了叶安世立功一事而回。
“阿宁,本座听说叶向愚托人送来喜报了,叶三……岳父在山东道立功的事情你已经知道了吧?”汪印这样道。
叶绥点了点头,道:“哥哥说父亲安民有功,但具体功绩没有说,而且……这功绩怎会那么快就到吏部了?”
国朝甚大,立下功绩的官员也甚多,吏部负责官员考核,短则一年半载,长则三年考课之期才能定断。
这一次,竟然如此迅速地做出嘉奖了?
除非是天大的功绩,可是如果父亲立下了天大的功绩,她不可能没有听到半点风声。
汪印听到她这么说,心中了然:“阿宁,你也觉得太快了?不止,吏部已经将此事禀至紫宸殿了,黄桑……甚是高兴。”
“岳父在山东道的安民功绩,在于他剿灭了山东道贼匪,更在于他挫败了胶州林氏谋反的阴谋。这都是好事,也是实在的功绩,只是送到吏部的时机有些微妙了。”
叶安世在山东道的政绩,汪印当然都知道,毕竟他一直都暗中派缇骑去协助叶安世。
胶州林氏谋反的阴谋,还是缇骑最先发病从而报告叶安世的。
早在很多年前,汪印就判断太平巷叶家只得叶家三爷可为大材,事实也证明了他判断的正确。
叶安世立下这些功绩是年前了,但汪印有感于京兆局势动荡,故而让人按下了这些功绩不发。
没有想到,这些功绩还是送到了吏部,并且吏部动作这么迅速,竟然立刻送到了御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