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幸好她自己孩子多,而且两个儿子都已经娶妻成家了,妾室通房都翻不起什么风浪来。只是……

  她看了看陪伴在身边的两个女儿。两个女儿的亲事还没有着落,这就是她最挂心的事了。

  松阳民风淳朴,的确是个好地方。可是那毕竟离京兆太远了,比起京兆来,算得上穷山僻壤了。

  她与相公商量着要留在京兆的原因之一,就是为了想为两个女儿择一门好亲事。

  听说京兆权贵满地走,多的是高门大户,是松阳这个地方没法比的。

  为人娘亲的,自然希望女儿能嫁得好。最好是家世好、品行佳,不求有多大的权势,比叶家好一些就是了。

  话是这么说,然而找到合适的谈何容易呢?

  说亲说亲,亲事本来就需要说出来的,徐氏刚刚回到京兆,而且姻亲大多不在京兆,连有哪些相合人家都不清楚,能怎么办呢?

  她自己无法可想,便只能拜托大嫂朱氏了。朱氏出身勋贵,是长兴侯的孙女;而且又是叶家当家夫人,平素与其他夫人往来也很多。

  大嫂应该会帮忙的吧?应该会的!

  刚好这时,前去兰庭院的管事娘子回到了,徐氏便立刻问道:“怎么样?可探听到了?大夫人那怎么说?”

  她此前已经跟大嫂朱氏说过了,待三叔这事完结之后,希望大嫂能带她及女儿去参加一些官员家的宴会,以便顺利进入紧京兆的权贵圈子。

  现在三叔回来都已经好些日子了,大嫂只说会斟酌安排,徐氏一直没有等到什么确切的应允,便让管事娘子去兰庭院打听相关情况。

  “奴婢给大夫人身边的松妈妈使了不少银子,她问过大夫人口风了,大夫人意思是说,现在还不是带着家中的姑娘到处走动的时候。”管事娘子一口气禀道。

  徐氏有些失望。大嫂说的话也有道理,但是怎么说呢?正月的时候,各家都有不少宴会,走动往来频繁,正是赴宴的最好机会,也正是姑娘们亮相的最好时机。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