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谁能看得出来,一个金发模特穿着一件普通的T恤和短裤骑行在充满异域风情的西方小镇的街道上,旁边一行广告词“有生活有态度”谁能猜得出来这是干嘛的?

  当然,再过个一二十年,这个广告牌一点问题没有。老百姓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审美水平也会普遍提高,对于广告商的套路更是烂熟于胸。但现在,这种高冷范儿,高高端着架子的广告,实在很难让人体会精髓。

  指望这样的广告宣发,让品牌深入人心,家喻户晓,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任务。更何况F公司并不是真正的奢侈品牌,而是快销品。

  老总所指挥的,所谓精准到达目标客户群,更是让人气笑了。

  中国市场和外国完全不同,中国没有贫民窟,至少现在有钱人和穷人都混住在一起,你很难从工作,外表和居住区域划分出有钱或是没钱。

  策划部经理心灰意冷,他辛辛苦苦提的方案,各种接地气的现场活动,商场走秀,小型演唱会等等,全部都被打回来,一样都没采纳。动辄就说欧洲如何,美国云云,简言之,全部照搬欧美的宣发定位,其他的都叫不上档次,品位不够,格调不高。

  如果完全不考虑中国市场的接受方式,那还请他们这些人来干什么呢?

  所以说出上头那句话的背后,是他压抑了很久的无奈和愤怒。

  “你质疑的品位和格调,是F品牌成功的基石,我们有八十多年的历史,我们是……”

  “来了,来了,又来了。”在座的大部分人,都在心里吐槽,这番话,他们听了无数次,都会背了。

  但也有少部分人听的如痴如醉,再听多少遍也不会腻,而且还觉得太有道理了。

  老总的话当然是有道理的,他说的每一句话都没有错。但他根本没有考虑过中国市场的特点,认为在欧洲和美国可以成功的经验,放在中国也一定可以成功。

  这种傲慢和轻视,是很多外资企业败走中国的原罪。另一个原罪,说来可笑,那就是冗长的汇报 机制。

  能够进入中国市场的,绝大部分都是大公司,大公司会有各种各样的大公司病。而在欧美这种经济高度发达,福利完备,讲究生活而不是奋斗的地方,大公司病只会更重。

  比如说,莉莉丝一举拿下市场上大部分的销售份额,办会员卡攒积分,开展积分换购,积分打折,积分送礼,等等活动。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