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于是八八年成为通膨最为严重的一年,并且几乎所有的商品应声上涨。反应到市场上,就是老百姓疯狂囤积物资。

  路英这种囤日常消耗品的,已经算是囤货程度最轻的患者。当年囤几百套秋衣秋裤的,囤半屋子锅碗瓢盆的,囤一衣柜毛线的,比比皆是。论起囤货,后世的人跟八八年相比都是孙子。

  “报纸上都在说价格并轨,物价已经涨疯了。老百姓都在传,所有的商品价格至少翻倍,趁着能买赶紧多买一点。”

  路英也是一种从众心态,要说谁买不起,她也不担心买不起。问题是大家伙都去抢,断货了怎么办,要用的时候买不着怎么办。只好也跟着抢一批回来,心里才有安全感。

  这一场价格并轨,并未完全成功,一直到九零年,才算完成历史任务。至此,中国才算真正实现价格并轨,再无计划内指导价,从内到外,统一价格。

  而价格并轨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相当严重的,导致这几年的市场环境十分低迷。当然也有外在原因,大家都很清楚八八年的第二年发生了什么,这里不多提。

  舒雨还记得她在某个公司参加培训的时候,有人讲过,八/九年全国私营企业倒闭一半,九零年个体户直接少了四百万。

  一直到九零年的亚运会之后,国家才慢慢恢复元气。

  聊完这些家长里短,舒雨沉甸甸的心情终于慢慢转好。她跟着路英去厨房的时候,路晁坐在客厅里拿起了电话。这是路家刚刚装的座机,舒雨也准备在家里装一个,但还没腾出空来。

  电话那头,许然的声音传过来,两人嘀咕一阵,许然在电话那头破口大骂。

  “你等着,我晚上不睡了,今天就摇人,我就不信找不着内个孙子。”

  “拜托了,还有,谢谢。”路晁说的十分正式,而且慎重。

  许然在电话那头半天说不出话来,声音也跟着低落了许多,“你的谢谢我收下了。”

  厨房里的两个女人,营造出极其忙碌的景象,路英不满的看了一眼姗姗来迟的儿子,“怎么现在才来,赶紧给我把土豆洗了削皮切丝。”

  不管舒雨和路晁,都没有当着路英的面提起皮革厂的事情,只是说起暑假的时候,准备去深城,问路英能不能一起去。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