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6 / 7)
端午赛龙舟,是老百姓的盛事,达官显贵们也会在这个时候买个彩头,挑选合适龙舟请人来比试。
上一世病重之时,才过端午不久,她在廊下听宫女太监绘声绘色的描述宫外的盛况,遗憾的和明翘说自己身体不适,没能看成龙舟。
恰巧太医院新来的太医拎着药箱前来,赵如裳听说他叫裴渊,那些憧憬的话叫他听见,二话不说竟是先动手折上一只纸船。
赵如裳怔愣的望着那只纸船,新奇又欢喜,沉闷的胸口似乎也平缓了许多。
他含蓄温和的朝她笑,像是一株修竹,俊逸清朗。
忆起往事,赵如裳有些怅然,唇边却溢出笑意:“自然听!”
“公主休息吧,微臣告退。”
裴渊起身告辞,身后立刻有小太监上前帮他提着药箱,一路送至太医院。
太医院离雍和宫并不远,当初也是皇帝爱女心切,特地为赵如裳选了一个方便太医能随时前来的宫殿。
裴渊医术虽好,可到底太过年轻,太医院上上下下二十几个太医,其中有资历有经验的太医更是不少,但无一不是上了年纪。
岁数大的如太医院院使,年近古稀,裴渊之前最年轻的太医,也已过了而立之年。
即便他有祖传的医术,十年从医的资历,进了太医院,也最多只能先从八品的医士做起,看看药方,抓抓药,整理一下典籍,没有三五年根本出不了头。
然而裴渊有这个机缘,救了重伤的国舅爷,举荐进了宫,便省去了许多考试选拔的环节,此等机遇,自然是让人羡艳且嫉妒的。
闵旭乃陈院使的得意门生,自幼跟着陈太医学医,年纪轻轻就考进了太医院,不过几年时间,就成了太医院里人人称赞的佼佼者。
他想不通为何会半路杀出个裴渊来与自己一较高下,这几年好不容易积攒的成果,都被裴渊取而代之。
↑返回顶部↑
上一世病重之时,才过端午不久,她在廊下听宫女太监绘声绘色的描述宫外的盛况,遗憾的和明翘说自己身体不适,没能看成龙舟。
恰巧太医院新来的太医拎着药箱前来,赵如裳听说他叫裴渊,那些憧憬的话叫他听见,二话不说竟是先动手折上一只纸船。
赵如裳怔愣的望着那只纸船,新奇又欢喜,沉闷的胸口似乎也平缓了许多。
他含蓄温和的朝她笑,像是一株修竹,俊逸清朗。
忆起往事,赵如裳有些怅然,唇边却溢出笑意:“自然听!”
“公主休息吧,微臣告退。”
裴渊起身告辞,身后立刻有小太监上前帮他提着药箱,一路送至太医院。
太医院离雍和宫并不远,当初也是皇帝爱女心切,特地为赵如裳选了一个方便太医能随时前来的宫殿。
裴渊医术虽好,可到底太过年轻,太医院上上下下二十几个太医,其中有资历有经验的太医更是不少,但无一不是上了年纪。
岁数大的如太医院院使,年近古稀,裴渊之前最年轻的太医,也已过了而立之年。
即便他有祖传的医术,十年从医的资历,进了太医院,也最多只能先从八品的医士做起,看看药方,抓抓药,整理一下典籍,没有三五年根本出不了头。
然而裴渊有这个机缘,救了重伤的国舅爷,举荐进了宫,便省去了许多考试选拔的环节,此等机遇,自然是让人羡艳且嫉妒的。
闵旭乃陈院使的得意门生,自幼跟着陈太医学医,年纪轻轻就考进了太医院,不过几年时间,就成了太医院里人人称赞的佼佼者。
他想不通为何会半路杀出个裴渊来与自己一较高下,这几年好不容易积攒的成果,都被裴渊取而代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