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见到妻子显出柔弱的一面,桓温的心也有些软了,稍感歉疚,连忙抱着她,小意温存。

  且说谢奕一路追着桓温到了后院,见他入了公主房中,才悻悻返回厅中,随便揪住个亲卫,道:“失去一个老兵,又得到一个老兵。桓元子跑了又如何?照样有人陪我喝酒。”

  谢奕自然一醉方休,且说桓温第二日起来后,想到袁乔,吩咐仆役道:“你去看看,袁乔起来了没有,如果起来了,请他来书房见我。”

  第四十章

  片刻之后,袁乔随着仆役来到书房,分宾主落座。仆役上了茶果,退了下去。

  桓温道:“彦叔,昨日你似乎有话要对我说?”

  袁乔笑道:“是的,乔只是想说,明公勿忧,您的心愿,必定会达成。”

  “哦,我有什么心愿?”桓温反问道。

  “明公不过是想伐蜀而已。”

  桓温笑了起来,酒窝浅浅,“知我者,彦叔也。那么,你觉得,是应该先伐蜀,还是先伐赵呢?”

  袁乔斩钉截铁地道:“当然是伐蜀。”

  “为何呢?”桓温抚了抚胡须,不动声色。

  “当今天下之患,不过北方的石赵、蜀中的成汉两寇。巴蜀虽然地势险固,但比赵国弱小,我们应该先易后难。先前,庾元规、庾稚恭选择北伐,先难后易,也正是其失败的重要原因。”

  桓温深深点头,早在当年见晋成帝司马衍之时,他便提出了伐蜀的构想。江东之地偏狭,必须打通巴蜀,与其连成一片,才有了能与北方抗衡的资本。这也是东汉末年,鲁肃对孙权所提出的“榻上策”所说的、后来周瑜孜孜以求的,“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

  其实,庾翼一直在西征、或是北伐之间摇摆,他数次向朝廷提出移镇乐乡,便是乐乡比之武昌,更靠近巴蜀。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