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2 / 2)
刘惔、谢安不禁哑然失笑,谢万却嫌恶地皱起了眉头,举起手中麈尾,掩住了鼻子。
刘惔笑道:“逸少家里的鹅,真是活得悠哉游哉,有如王者。真真羡煞我辈!”
谢安亦笑道:“因为逸少兄酷爱白鹅,安听闻,会稽的白鹅价格已经涨了三倍有余。到处有人以重金求长得好的白鹅,来换逸少的书法。”
刘惔笑着摇了摇头,此时鹅群已经摇摇摆摆地走了过去,三人继续前行,过了前庭,转上长廊。一小儿正躺在廊上假寐,听到木屐的踩地声,睁开眼睛,目光依次在三人脸上掠过,见到身披鹤氅的谢万,更是“扑哧”一声笑了出来。
“徽之,你父亲呢?”刘惔问道。他认得这是王羲之的第五子,今年六岁。
王徽之也不起来行礼,只懒洋洋地伸手往后一指,“还能在哪里?在书房给道士写经呗。”
三人沿着长廊,往书房走去,谢万恨恨道:“这小儿,见了长辈也不起来,甚是无礼!”
谢安看了他一眼,微笑道,“万石,徽之不过是学名士风度罢了,不用挂怀。”
谢万“哼”了一声,不再说话,但脸上仍有悻悻之色。沿着长廊,前面转出一方池塘,一股暗香迎面扑来,原来池塘边的几株梅树上,已有不少梅花绽放,色泽却不是纯白,却稍稍带着些墨色。
谢安轻摇麈尾,目光掠过墨色梅花,微微一笑。再走不远,便来到书房门前,房门虚掩,三人也不敲门,轻轻推开房门,走了进去。
王羲之正坐在书案前,手握毛笔,在纸上写着什么。刘惔、谢万对书法并无太多兴趣,自己找茵席坐了,谢安却绕到王羲之身后,凝神观看。
鱼卵纸上,王羲之正在用他最擅长的行书,书写《道德经》,正好写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所恶,故几於道。”蘸满浓墨的笔划过鱼卵纸,可谓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谢安不由也悬起右腕,一边体会王羲之的笔意,一边伸出食指,一笔一划地跟着在空中描摹。
“……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王羲之落下最后一笔,把笔搁在笔架上,方抬头问道:“你们怎么来了?”
谢安笑道:“真长去我那里,看他妹妹,说起你,便一起来了。”真长便是刘惔的字。他细细打量王羲之的字,赞道:“逸少兄,你的字,已入天人之境了!刚刚碰到徽之,他说你在为道士写经,却又是何故?” ↑返回顶部↑
刘惔笑道:“逸少家里的鹅,真是活得悠哉游哉,有如王者。真真羡煞我辈!”
谢安亦笑道:“因为逸少兄酷爱白鹅,安听闻,会稽的白鹅价格已经涨了三倍有余。到处有人以重金求长得好的白鹅,来换逸少的书法。”
刘惔笑着摇了摇头,此时鹅群已经摇摇摆摆地走了过去,三人继续前行,过了前庭,转上长廊。一小儿正躺在廊上假寐,听到木屐的踩地声,睁开眼睛,目光依次在三人脸上掠过,见到身披鹤氅的谢万,更是“扑哧”一声笑了出来。
“徽之,你父亲呢?”刘惔问道。他认得这是王羲之的第五子,今年六岁。
王徽之也不起来行礼,只懒洋洋地伸手往后一指,“还能在哪里?在书房给道士写经呗。”
三人沿着长廊,往书房走去,谢万恨恨道:“这小儿,见了长辈也不起来,甚是无礼!”
谢安看了他一眼,微笑道,“万石,徽之不过是学名士风度罢了,不用挂怀。”
谢万“哼”了一声,不再说话,但脸上仍有悻悻之色。沿着长廊,前面转出一方池塘,一股暗香迎面扑来,原来池塘边的几株梅树上,已有不少梅花绽放,色泽却不是纯白,却稍稍带着些墨色。
谢安轻摇麈尾,目光掠过墨色梅花,微微一笑。再走不远,便来到书房门前,房门虚掩,三人也不敲门,轻轻推开房门,走了进去。
王羲之正坐在书案前,手握毛笔,在纸上写着什么。刘惔、谢万对书法并无太多兴趣,自己找茵席坐了,谢安却绕到王羲之身后,凝神观看。
鱼卵纸上,王羲之正在用他最擅长的行书,书写《道德经》,正好写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所恶,故几於道。”蘸满浓墨的笔划过鱼卵纸,可谓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谢安不由也悬起右腕,一边体会王羲之的笔意,一边伸出食指,一笔一划地跟着在空中描摹。
“……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王羲之落下最后一笔,把笔搁在笔架上,方抬头问道:“你们怎么来了?”
谢安笑道:“真长去我那里,看他妹妹,说起你,便一起来了。”真长便是刘惔的字。他细细打量王羲之的字,赞道:“逸少兄,你的字,已入天人之境了!刚刚碰到徽之,他说你在为道士写经,却又是何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