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卫星村里的人,比如封家兄弟,石家兄弟,许家兄妹,还有栓子,喜鹊等等,都长大成人,各自婚嫁。

  古代讲究多子多福,几乎每家都有三四个,生的最多的许小山,居然有五个孩子!

  三十年过去,结婚生子都早的卫星村,第三代都长大成人了。

  比如说封大牛,他的长子长女都已经婚嫁,他都是三四个娃子的爷爷了。

  这些年,卫星村的村长,都是由朝圩村出来的年轻人来轮岗。

  卫星村的资深村民们,对于朝圩村出来的东家们的神秘,大概心里也是有所猜测,但从小就被收留教养长大,他们对于朝圩村人都是充满了感激的,这种感激之情也自然而然地传给了下一代。

  别看石渣场和李子沟庄的人身份上是奴仆,也都是忠诚的,但忠诚和忠诚,也有那么点分别。

  要是让司娓娓来排序,那肯定是卫星村大于石渣场,石渣场又大于李子沟了。

  至于后十来年的商铺和船队里的人,那就是有好有坏,可靠性一般了。

  最初知道能穿越回去,村委会也讨论过卫星村民的归属问题。

  如果卫星村只有十来个人,就把他们混在朝圩村民里也带过去倒是可以的。

  但卫星村已经到了三代,百多号人,而且从来没有经过纯粹现代知识的学习,贸然带过去,未必是最优方案。

  而且卫星村民婚嫁,不像朝圩村这么严格,跟附近村子还联络有亲,那当真是牵牵绊绊,勾连太多,指不定一个弄不好,保守了近四十年秘密的朝圩村,倒要在临走时给漏了风。

  所以只能是忍痛与卫星村民分别了。

  “没事,我不困……我就想多看看你们,谁知道再见又是什么时候?”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