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3 / 3)
开阳县这样的普通穷,县衙里实编也就一百来号差役,不可能全体出动,大老远地爬山涉水,去深山林子里搜寻几个穷得连税都交不起要抛荒田地的农夫,搜不着还好说,万一要是搜着了呢?
几个差役对上熟悉地形的村汉,没准就是送菜去的。
这些事情就在年前就开始发生了。
闹到如今,开阳县至少有三分之一的田地都被抛荒,县令要搜刮银子,也不能可着剩下的这些羊薅,他是贪又不是蠢……
于是赶紧想办法弥补,比如说赶紧停了那些来钱的名目,又派人到各村去游说,承诺只要这些人回来就既往不咎……但已是迟了。
这些农人们有前一任县令做对比,又曾经过大荒年的生死考验,可谓是见多识广,机警精明,就这新县令的所作所为,大牢里都快满了,谁相信他谁就是个二傻子!
藏在山里,起码值钱的家当,还有活命的粮食都在,种点菜,开点荒,再打个猎,怎么也能活下去了,谁想一年到头替这黑心县令扛活!
新县令可不就慌了,他就各种想法子,但他本来水平就不高,不然也不会被派到开阳县了,水平不高且心性贪,能想出来的法子,也都是拆东墙补西墙,以油灭火的……
最后开阳县的光辉事迹,就传了出去。
起因还是几个开阳县逃出去的村汉,加入了省城的丐帮,这伙人把开阳县令的贪财,小舅子,三姨娘什么的都编成了莲花落,在各处传唱……
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就算京城里四皇子一系势大,总还是中立派居多,自然就有御史风闻奏事,参了开阳县令一本……当然了开阳县令一个小虾米,还不入京官的眼,而是把开阳县令的远亲,也就是朝中的吏部侍郎,给牵连了进去。
这位吏部侍郎,自然隐隐倒向了四皇子,上回三皇子出事,四皇子一系就安插了不少虾兵蟹将,这次开阳县令出事,可不就让人怀疑起四皇子任人的能力了? ↑返回顶部↑
几个差役对上熟悉地形的村汉,没准就是送菜去的。
这些事情就在年前就开始发生了。
闹到如今,开阳县至少有三分之一的田地都被抛荒,县令要搜刮银子,也不能可着剩下的这些羊薅,他是贪又不是蠢……
于是赶紧想办法弥补,比如说赶紧停了那些来钱的名目,又派人到各村去游说,承诺只要这些人回来就既往不咎……但已是迟了。
这些农人们有前一任县令做对比,又曾经过大荒年的生死考验,可谓是见多识广,机警精明,就这新县令的所作所为,大牢里都快满了,谁相信他谁就是个二傻子!
藏在山里,起码值钱的家当,还有活命的粮食都在,种点菜,开点荒,再打个猎,怎么也能活下去了,谁想一年到头替这黑心县令扛活!
新县令可不就慌了,他就各种想法子,但他本来水平就不高,不然也不会被派到开阳县了,水平不高且心性贪,能想出来的法子,也都是拆东墙补西墙,以油灭火的……
最后开阳县的光辉事迹,就传了出去。
起因还是几个开阳县逃出去的村汉,加入了省城的丐帮,这伙人把开阳县令的贪财,小舅子,三姨娘什么的都编成了莲花落,在各处传唱……
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就算京城里四皇子一系势大,总还是中立派居多,自然就有御史风闻奏事,参了开阳县令一本……当然了开阳县令一个小虾米,还不入京官的眼,而是把开阳县令的远亲,也就是朝中的吏部侍郎,给牵连了进去。
这位吏部侍郎,自然隐隐倒向了四皇子,上回三皇子出事,四皇子一系就安插了不少虾兵蟹将,这次开阳县令出事,可不就让人怀疑起四皇子任人的能力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