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2 / 2)
宫里确实也不太平,马药婆三天两头被太后提溜到惠慈宫打一顿,想来也是过得生不如死。但翟思静也隐隐觉得太后此举有些奇怪之处,只是一时间尚未往“掩人耳目”这一层去想。婆媳俩互有猜忌,见不如不见,日常翟思静要遴选一些奏折给闾太后,也都是吩咐宦官送过去了事。
“我不惹她,她未必不来惹我。”翟思静对身边两名侍女吩咐道,“我们自己立定心思:她给的好处,不信;她玩的花样,不理;多多警醒,保护好自己,除了阿月不许出太华宫,其他一应需求都满足她,不能留下我不孝婆母的话柄。”
“大汗不在,我总感觉要出么蛾子。”她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她是大汗的母亲,咱们只能选择后发制人。”
么蛾子很快爆发性地来了。
先是突然爆出马药婆画押认供的事。
内侍省的消息战战兢兢传到翟思静那里:马药婆挨打不过,指认可敦皇后才是巫蛊的推手:先以巫蛊陷害贺兰温宿和贺兰氏,好为她的家人争得贺兰部的土地与财产;接着又施法诅咒大汗出征不顺利——果然,一向所向披靡的杜文在南楚战败,现在还被鬼打墙似的围困在黄河边出不来——不是巫蛊又是什么?!
栽害的逻辑很顺,马药婆是翟思静下令从独孤部解京的,又是她下令从廷尉送到宫中亲审的,所以有暗室之谋也是合情合理的;栽害的结果也是一石三鸟:一头把贺兰氏败落的罪责推在了翟思静的头上,一头把翟家在西北的胜利污名化,一头还给皇后定了个巫蛊的罪状,从古至今,后宫沾上这一条,没有不脱层皮的。
翟思静拿着内侍省的奏报,并不吃惊,也没有忧心忡忡,只说:“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内宫到底不是审案的地方,还是把人提出来叫廷尉先审吧,若是惠慈宫审的无误,我自然也听候大汗的发落。”
再加一句:“人已经打得不像了,要是再莫名死了,这案子就说不清了。大汗亦不是昏君。”
因这句话,马药婆从掖庭牢狱送出来时,居然还是活的。
皇后端方无惧的模样,怎么着也给心里嘀咕的人们一些疑惑——若是皇后施行巫蛊,又有什么好处?能如此镇静,把人发到廷尉公审也全然不怕,也不像是心里有鬼的样子。
所以,八部大人中两位姓闾的,在朝堂上揎臂一呼,大家都是观望的态度,劝着说:“不急,不急,若是可敦确实犯了那样的弥天大错,自然有大汗来处置。”
马药婆在廷尉的供词不容乐观,老婆子咬死了是皇后命她对大汗施蛊,才使得大汗不受神灵保佑,被南楚围困不归。
皇帝不在,廷尉也怕如果用刑不当,会给人逼供的错觉,只能也拖着,把人关在牢房里好吃好喝待着,只要不死就行。
翟思静等着闾太后的第二步,果不其然等来个人。 ↑返回顶部↑
“我不惹她,她未必不来惹我。”翟思静对身边两名侍女吩咐道,“我们自己立定心思:她给的好处,不信;她玩的花样,不理;多多警醒,保护好自己,除了阿月不许出太华宫,其他一应需求都满足她,不能留下我不孝婆母的话柄。”
“大汗不在,我总感觉要出么蛾子。”她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她是大汗的母亲,咱们只能选择后发制人。”
么蛾子很快爆发性地来了。
先是突然爆出马药婆画押认供的事。
内侍省的消息战战兢兢传到翟思静那里:马药婆挨打不过,指认可敦皇后才是巫蛊的推手:先以巫蛊陷害贺兰温宿和贺兰氏,好为她的家人争得贺兰部的土地与财产;接着又施法诅咒大汗出征不顺利——果然,一向所向披靡的杜文在南楚战败,现在还被鬼打墙似的围困在黄河边出不来——不是巫蛊又是什么?!
栽害的逻辑很顺,马药婆是翟思静下令从独孤部解京的,又是她下令从廷尉送到宫中亲审的,所以有暗室之谋也是合情合理的;栽害的结果也是一石三鸟:一头把贺兰氏败落的罪责推在了翟思静的头上,一头把翟家在西北的胜利污名化,一头还给皇后定了个巫蛊的罪状,从古至今,后宫沾上这一条,没有不脱层皮的。
翟思静拿着内侍省的奏报,并不吃惊,也没有忧心忡忡,只说:“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内宫到底不是审案的地方,还是把人提出来叫廷尉先审吧,若是惠慈宫审的无误,我自然也听候大汗的发落。”
再加一句:“人已经打得不像了,要是再莫名死了,这案子就说不清了。大汗亦不是昏君。”
因这句话,马药婆从掖庭牢狱送出来时,居然还是活的。
皇后端方无惧的模样,怎么着也给心里嘀咕的人们一些疑惑——若是皇后施行巫蛊,又有什么好处?能如此镇静,把人发到廷尉公审也全然不怕,也不像是心里有鬼的样子。
所以,八部大人中两位姓闾的,在朝堂上揎臂一呼,大家都是观望的态度,劝着说:“不急,不急,若是可敦确实犯了那样的弥天大错,自然有大汗来处置。”
马药婆在廷尉的供词不容乐观,老婆子咬死了是皇后命她对大汗施蛊,才使得大汗不受神灵保佑,被南楚围困不归。
皇帝不在,廷尉也怕如果用刑不当,会给人逼供的错觉,只能也拖着,把人关在牢房里好吃好喝待着,只要不死就行。
翟思静等着闾太后的第二步,果不其然等来个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