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先帝大行,群臣扶太子于太和殿正位,为嗣天子, 预备择日举行登基大典,昭告天下。

  但在嗣天子正式登基之前, 最重要的一件事,便是为大行天子拟订加庙号,拟订谥号。

  自魏晋以来,帝王的庙号就不以功绩论了。

  所以,庙号没有什么好争执的。

  大行是大晋的第四任帝王。

  太-祖鼎定天下, 太-宗肃清寰宇,高宗平定边患。

  大行天子也是一代明君, 庙号自然要捡好的用。

  齐晟亲自选了宣宗。

  按照这个排法,齐晟已经能够料到等自己百年之后, 庙号是什么了。

  但此时此刻, 他却没有心思再想别的了。

  因为, 接下来要定的, 是真正能对一个帝王盖棺定论的谥号。

  在对于帝王的谥号上, 大臣们普遍都是采取压制的态度的。

  特别是在君权日盛, 臣权被限制得越来越多的大晋, 无论这个帝王生前的功绩有多么伟大,臣子对他,都是有一股难以言说的怨气的。

  其实,关于这方面, 翻翻史书就能察觉。

  历史上被大臣交口称赞的帝王都是什么样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