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3 / 7)
戚晓寒诧异道:“这么突然吗?你想好了?”
吴蔚然沉默一瞬,说:“我现在就在机场,准备去越城,如果情况不变,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会在越城了。”他紧接着补充了一句:“是我的私事。如果你觉得有私事影响不方便让我去越城开拓市场,那也可以派别的团队,但是之后我会一直待在越城的。”
戚晓寒笑起来,说:“越城只有你去最合适,你先处理私事,北上的事情还可以从长计议,总归这个位置一直留给你。”
吴蔚然挂了电话,拿出电脑打开奇遇主页,奇遇是做生活分享类的网站,有论坛式的交流模式,也有个人分享模式。吴蔚然心思不定,随手输入越城搜索,显示出来的结果数不胜数。
越城人口多、又繁华发达,颇有古城气韵,因此往来人口也颇多,在奇遇网上分享越城相关内容的就有很多。吴蔚然一条一条浏览过去,用户记录的越城总是不尽相同,每一条点进去都是不一样的人生体验。
要在茫茫人海寻找一个人并不是容易的事,吴蔚然去了越城一周,一无所获。吴蔚然心焦不已,他甚至不知道程郁是不是仍旧留在越城。一想到这里,吴蔚然就更加惶恐,程郁在不停地漂泊,吴蔚然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能抓住他。
·
越城古城有三个入口,东门不临主街,交通不如南门和北门便利,因此游人不比前两个门前多。但也正是因此,从东门进入景区的大多是些年轻的文艺青年,他们背着相机,在人烟稀少的老旧宫墙下留下精心选择角度构图的照片。
所以东门的生态也和南门北门不同,南门北门周边都是拔地而起的连锁酒店或是星级酒店,而东门沿街的巷子里大多是些隐姓埋名的青旅。青旅价格便宜,是年轻人出门首选,再加上多是同龄人住在一起,氛围要比孤零零的酒店好得多。
古城东门三四个巷子,几乎开满了各式各样的青旅,大家起的名字五花八门又诗意,程郁的“一家店”夹杂在其中,就显得十分普通。
拿到拆迁赔偿款是程郁的一笔意外之财,原本他已经打算离开海城,去福利院办理迁户手续的时候,才从福利院听说了这件事。程郁原本还不知道自己以后能做些什么,拿到这笔钱,程郁就有了更多的选择。
越城古城并不紧邻市中心,周边反倒是民房更多一些,程郁买下一套农家小院的时候周围还只有几家旅馆,但短短三年里周围已经开满了民宿青旅,越城古城的游客也逐年翻番。据说这是因为越城古城修缮一新后重新开门迎客,可玩性比先前提高许多。
程郁装修自己的店铺用了近半年的时间,这半年让他见证了周围诸多同行开张的场景,唯有他还在缓慢地提着油漆桶给民房装修。同行都笑他,连隔壁的古城都修好了,程郁的院子还没修好。
但程郁跟同行的心态也不完全一样,来古城边开店的,要么怀着大捞一笔的心思,要么就是热爱这行的人,但对程郁来说,这是他目前的事业。前二十年他什么也没做成,现在他终于有了自己想要做的事业,务必要尽善尽美地做好。
能够自己做的事,程郁大都亲力亲为地完成了,也多亏了曾经在机床车间的经历,程郁跟着车间里的师傅学了、看了不少技能,所以自己操作的时候,从生疏到熟练倒也没有花费太长时间。
↑返回顶部↑
吴蔚然沉默一瞬,说:“我现在就在机场,准备去越城,如果情况不变,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会在越城了。”他紧接着补充了一句:“是我的私事。如果你觉得有私事影响不方便让我去越城开拓市场,那也可以派别的团队,但是之后我会一直待在越城的。”
戚晓寒笑起来,说:“越城只有你去最合适,你先处理私事,北上的事情还可以从长计议,总归这个位置一直留给你。”
吴蔚然挂了电话,拿出电脑打开奇遇主页,奇遇是做生活分享类的网站,有论坛式的交流模式,也有个人分享模式。吴蔚然心思不定,随手输入越城搜索,显示出来的结果数不胜数。
越城人口多、又繁华发达,颇有古城气韵,因此往来人口也颇多,在奇遇网上分享越城相关内容的就有很多。吴蔚然一条一条浏览过去,用户记录的越城总是不尽相同,每一条点进去都是不一样的人生体验。
要在茫茫人海寻找一个人并不是容易的事,吴蔚然去了越城一周,一无所获。吴蔚然心焦不已,他甚至不知道程郁是不是仍旧留在越城。一想到这里,吴蔚然就更加惶恐,程郁在不停地漂泊,吴蔚然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能抓住他。
·
越城古城有三个入口,东门不临主街,交通不如南门和北门便利,因此游人不比前两个门前多。但也正是因此,从东门进入景区的大多是些年轻的文艺青年,他们背着相机,在人烟稀少的老旧宫墙下留下精心选择角度构图的照片。
所以东门的生态也和南门北门不同,南门北门周边都是拔地而起的连锁酒店或是星级酒店,而东门沿街的巷子里大多是些隐姓埋名的青旅。青旅价格便宜,是年轻人出门首选,再加上多是同龄人住在一起,氛围要比孤零零的酒店好得多。
古城东门三四个巷子,几乎开满了各式各样的青旅,大家起的名字五花八门又诗意,程郁的“一家店”夹杂在其中,就显得十分普通。
拿到拆迁赔偿款是程郁的一笔意外之财,原本他已经打算离开海城,去福利院办理迁户手续的时候,才从福利院听说了这件事。程郁原本还不知道自己以后能做些什么,拿到这笔钱,程郁就有了更多的选择。
越城古城并不紧邻市中心,周边反倒是民房更多一些,程郁买下一套农家小院的时候周围还只有几家旅馆,但短短三年里周围已经开满了民宿青旅,越城古城的游客也逐年翻番。据说这是因为越城古城修缮一新后重新开门迎客,可玩性比先前提高许多。
程郁装修自己的店铺用了近半年的时间,这半年让他见证了周围诸多同行开张的场景,唯有他还在缓慢地提着油漆桶给民房装修。同行都笑他,连隔壁的古城都修好了,程郁的院子还没修好。
但程郁跟同行的心态也不完全一样,来古城边开店的,要么怀着大捞一笔的心思,要么就是热爱这行的人,但对程郁来说,这是他目前的事业。前二十年他什么也没做成,现在他终于有了自己想要做的事业,务必要尽善尽美地做好。
能够自己做的事,程郁大都亲力亲为地完成了,也多亏了曾经在机床车间的经历,程郁跟着车间里的师傅学了、看了不少技能,所以自己操作的时候,从生疏到熟练倒也没有花费太长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