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2 / 3)
“娘娘指的是……庆王殿下所提的,祥公公要认小叶为义子的那件事?”
裕妃颔首:“不错。你事先可知道?”
许谨道:“一无所知。”
裕妃叹道:“都说孩大不由娘,果然是这样啊,孩子们干的事儿,当父母的竟后知后觉,事先一点也不知情,幸亏不是别的要紧大事。”
许谨仍是低着头,听到这里便说:“之后小叶跟我说起此事,也觉惶恐不安,怕自己没这个福分,我同她说,当着太后,贵妃以及庆王殿下三位在跟前,这是天大的脸面,她若不接着,就不是福分的事儿,反是她的罪过了。”
“是啊,不接是罪过,能接着才算是福气,”裕妃轻轻地笑了声:“小叶掌案大可不必惶恐才是,他有你这个能耐的干爹,如今又入了太后的眼,再拜了祥公公……将来这宫内炙手可热的只怕没有别人呢。”
许谨难得一笑:“娘娘过誉了,她不过有点儿小聪明,不惹祸已经万幸。”
裕妃笑道:“你却向来是个严于律己的,只不过‘儿孙自有儿孙福’,就任由他们自己的造化吧。”
这会儿奉常端了一碗清茶过来,裕妃喝了一口,打量着许谨道:“许掌案,最近有没有排什么新戏?”
许谨道:“先前太后娘娘想看点儿热闹的,于是就挑了一出《李逵负荆》。”
裕妃道:“这个倒是个热闹戏文,不过,本宫跟太后娘娘的心境不同,这天本就炎热,倒是看点冷情的消暑才好。”
“不知娘娘想看什么戏?”
裕妃道:“有个《赵氏孤儿》,许掌案可会演吗?”
赵氏孤儿,也算是家喻户晓的了,说是春秋时候大臣赵盾一家给奸臣屠岸贾所害,留下遗孤被门客程婴暗中营救、抚养成人最后报仇的故事。
许谨听见这四个字,眉峰轻轻地动了动。顷刻才回答道:“本子自然是有的,只是当初演过一次,太后因觉着太过伤情,便不许叫演了,因此从未排演过。”
↑返回顶部↑
裕妃颔首:“不错。你事先可知道?”
许谨道:“一无所知。”
裕妃叹道:“都说孩大不由娘,果然是这样啊,孩子们干的事儿,当父母的竟后知后觉,事先一点也不知情,幸亏不是别的要紧大事。”
许谨仍是低着头,听到这里便说:“之后小叶跟我说起此事,也觉惶恐不安,怕自己没这个福分,我同她说,当着太后,贵妃以及庆王殿下三位在跟前,这是天大的脸面,她若不接着,就不是福分的事儿,反是她的罪过了。”
“是啊,不接是罪过,能接着才算是福气,”裕妃轻轻地笑了声:“小叶掌案大可不必惶恐才是,他有你这个能耐的干爹,如今又入了太后的眼,再拜了祥公公……将来这宫内炙手可热的只怕没有别人呢。”
许谨难得一笑:“娘娘过誉了,她不过有点儿小聪明,不惹祸已经万幸。”
裕妃笑道:“你却向来是个严于律己的,只不过‘儿孙自有儿孙福’,就任由他们自己的造化吧。”
这会儿奉常端了一碗清茶过来,裕妃喝了一口,打量着许谨道:“许掌案,最近有没有排什么新戏?”
许谨道:“先前太后娘娘想看点儿热闹的,于是就挑了一出《李逵负荆》。”
裕妃道:“这个倒是个热闹戏文,不过,本宫跟太后娘娘的心境不同,这天本就炎热,倒是看点冷情的消暑才好。”
“不知娘娘想看什么戏?”
裕妃道:“有个《赵氏孤儿》,许掌案可会演吗?”
赵氏孤儿,也算是家喻户晓的了,说是春秋时候大臣赵盾一家给奸臣屠岸贾所害,留下遗孤被门客程婴暗中营救、抚养成人最后报仇的故事。
许谨听见这四个字,眉峰轻轻地动了动。顷刻才回答道:“本子自然是有的,只是当初演过一次,太后因觉着太过伤情,便不许叫演了,因此从未排演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