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2 / 3)
李喻接到信,握紧了拳头,看来王硕已经说动了王老太爷,事情已经成功了一半,接下来就得凭自己三寸不烂之舌说服王老太爷改弦易张了啊。
三日后,李喻收拾整齐,递上拜帖登门造访。许是看门的人早就得到了里面的消息,看了拜帖之后,便将他请了进去。
王家主宅很大,李喻曾经想象过红楼大观园,这王家只怕不遑多让,在这里面要是没人带路的话,只怕转几圈就会迷路了,不过想来也是,王家毕竟几百年的底蕴在这里,也就不足为奇了。
仆从将他带进厅堂之中,随即有丫鬟进来送上上好的茶水点心后便退下了。
李喻等候着,虽然百无聊赖,但也没有任何惶急之色,淡然悠闲的品茗。他却不知道在内堂有一双眼睛观察了他一阵子这才下去回禀。
两炷香过去了,李喻面上依然没有半分浮躁,内堂玄关出却有了些动静,李喻知道,他等的人来了。
果然,内堂门帘掀开,一个老者在一个中年人的搀扶下拄着拐杖走了出来。这人须发皆白,虽然老态龙钟,但精神还算是矍铄。
这中年人是王家名义上的当家人王伯振,王家一些大事是需要王老太爷掌舵,可是很多小事只需要当家人出来处理就行了。
前几日旁支的一个小辈前来,他之前送上来一副琉璃眼镜,很是稀罕之物,老太爷很是得用,他就算是入了老太爷的眼,这次来又送上来两件东西,一件称为琉璃瓶,一件是叫琉璃明镜,这两样东西都是大齐国没有的珍稀之物,他们更是听都不曾听过的。
哪怕是见多识广的老太爷也都重视起这样的东西来。
王硕这人口舌伶俐,给老太爷讲解了这些东西的来历,原来是有大齐国商户出海贸易所得。
出海贸易他们则是知道的,前朝之时就听说曾有人出海贸易过,还曾经带回来许多中原没有的商品,可也没见过这样巧夺天工,明亮剔透如斯的琉璃品啊。
当今祁氏王朝,开国先祖下令不得出海,这出海贸易的风头渐渐没落下来,人们也都知道出海风险很大,没有这个本事还真没人敢出海的。
没想到竟然有这样一个商户偏偏出海了,甚至还带回来这样的珍品。说不得,将老爷子的兴趣给提起来了。
王硕也说了,那商户想要找人合作,找到了他的头上,让他帮忙牵线问问老太爷的意思,如果觉得可以的话,可以见面商谈。
↑返回顶部↑
三日后,李喻收拾整齐,递上拜帖登门造访。许是看门的人早就得到了里面的消息,看了拜帖之后,便将他请了进去。
王家主宅很大,李喻曾经想象过红楼大观园,这王家只怕不遑多让,在这里面要是没人带路的话,只怕转几圈就会迷路了,不过想来也是,王家毕竟几百年的底蕴在这里,也就不足为奇了。
仆从将他带进厅堂之中,随即有丫鬟进来送上上好的茶水点心后便退下了。
李喻等候着,虽然百无聊赖,但也没有任何惶急之色,淡然悠闲的品茗。他却不知道在内堂有一双眼睛观察了他一阵子这才下去回禀。
两炷香过去了,李喻面上依然没有半分浮躁,内堂玄关出却有了些动静,李喻知道,他等的人来了。
果然,内堂门帘掀开,一个老者在一个中年人的搀扶下拄着拐杖走了出来。这人须发皆白,虽然老态龙钟,但精神还算是矍铄。
这中年人是王家名义上的当家人王伯振,王家一些大事是需要王老太爷掌舵,可是很多小事只需要当家人出来处理就行了。
前几日旁支的一个小辈前来,他之前送上来一副琉璃眼镜,很是稀罕之物,老太爷很是得用,他就算是入了老太爷的眼,这次来又送上来两件东西,一件称为琉璃瓶,一件是叫琉璃明镜,这两样东西都是大齐国没有的珍稀之物,他们更是听都不曾听过的。
哪怕是见多识广的老太爷也都重视起这样的东西来。
王硕这人口舌伶俐,给老太爷讲解了这些东西的来历,原来是有大齐国商户出海贸易所得。
出海贸易他们则是知道的,前朝之时就听说曾有人出海贸易过,还曾经带回来许多中原没有的商品,可也没见过这样巧夺天工,明亮剔透如斯的琉璃品啊。
当今祁氏王朝,开国先祖下令不得出海,这出海贸易的风头渐渐没落下来,人们也都知道出海风险很大,没有这个本事还真没人敢出海的。
没想到竟然有这样一个商户偏偏出海了,甚至还带回来这样的珍品。说不得,将老爷子的兴趣给提起来了。
王硕也说了,那商户想要找人合作,找到了他的头上,让他帮忙牵线问问老太爷的意思,如果觉得可以的话,可以见面商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