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李喻现在浑身泥,全身上下就没有一处干的地方,本不该这样仪态拜见肃王殿下的,不过肃王丝毫没有在意,他似乎有心事,眉心紧锁,见李喻这幅样子,并没有任何怪罪之意,本来就是他没有通知任何人,私自跑过来的,怎么会有怪罪之意?

  而且人李喻也是有正事在身,他一路过来,已经听说了李喻的事,这人能以身作则,丝毫不顾危险,一直站在大家的前面,就凭着这份气魄,也值得人称赞了,昨夜他们又一直在堵决口,此时此刻早已经是疲累不堪了,按理说他不应该在此时打扰的,可是这事儿非同小可,这才不得不连夜赶了过来,就是想要问问李喻,看看他的想法。

  李喻这幅模样实在不好让他就这么说话,祁桓便让他先去洗漱换身衣服再过来,这天气虽说不算寒,可在水里泡久了也难受,祁桓又吩咐陪他过来的亲卫去熬些姜汤送过来,顺便也多熬些,给外边的那些修堤之人也喝上一些。

  李喻知道自己这个样子实在不像话,便从善如流的告退,他的确需要洗漱一番,至少也能恢复恢复精神。

  不过一炷香的时间,李喻这才回转来,重新给肃王行礼之后,这才开始坐下来详谈。

  “不知肃王殿下此次前来所为何事?”李喻开门见山的问道。

  祁桓紧紧皱起的眉头已经让李喻察觉出了此事定然非同小可,只是不知道是何事,能让祁桓不管不顾也要微服过来了,而在之前,他并没有听到任何的风声。就是一个月前的通信上,肃王殿下也没有提任何有异常的问题,这就不得不引人深思了。

  肃王祁桓这些年来对李喻的倚重是越发深重,李喻心知肚明,不管大事小事,他都会来信征求李喻的意见。

  这几年来,有了鹿鸣山这些训练有素的壮士,西南之地的匪患基本已经肃清,加上祁桓以仁义贤王的手段治理肃州封地,这两年来成效很大,西南之地,民风本就淳朴,这样一来,整个肃州之地都有了一股欣欣向荣之态。

  相信不久之后,莒平县的码头建好运营起来,整个西南都会有一番大变样吧。而这所有的一切,全都在李喻计划之中,不差分毫。所以李喻的能耐,祁桓是深知的,他所看重的,也正是这一点。

  而祁桓此次不但微服过来,也没有选择在县衙中等他回,反而亲自到这危险的堤坝上来寻人,这足以说明祁桓对待此事的重要性。

  第79章

  听到李喻的问话,祁桓焦躁不安的来回踱着步,李喻也不急,慢悠悠的端起姜汤喝了一口。

  等祁桓整理好思绪,这才组织语言说道:“你可知道如今朝廷的新动向?”

  李喻摇摇头,他又如何能够得知?每月的朝廷邸报,也都是肃王让人抄了一份送过来的,否则他一个七品芝麻官如何能够了解到朝廷的动向。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