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2 / 2)
周围人心惶惶,李喻却吃饱喝足开始答题了,刚刚脑子并没有闲着,始终想着如何破题,承题,现在已经有了眉目,便拿了一张白纸出来,开始打草稿,等检查无误之后方才誊写工整在卷上。
李兴彦并不在李喻这边,因此也并不知李喻的举动,他此时面色苍白,应该说他看到试题之后就有些不对劲起来。原本还自信满满的笃定了他定能高中,现在却不那么自信了。
此时他正在心中咒骂着那个坑害他的人。原来早在县试前两个月,李兴彦在朋友的介绍下,结识了一个人,他们一起吃酒玩耍,吟诗作对,都是风雅的读书人,很快就混到了一起,等大家都熟识起来后,据那人所说,他是县太爷家的远房表弟,于是众人对他更加尊敬信任了几分,到后来,他说他又今科县试府试的考题,原本他是打死都不会透露出去的,可是在座之人都是至交好友,眼看着他们就要参加县试了,也不忍心他们落榜,遂决定便宜将考题卖与他们。
李兴彦很是心动,有了考题那么小小童生算什么?就连秀才也都是他的囊中之物了。哼!李喻拿什么跟他比?
在好友的怂恿下,李兴彦咬咬牙花了八两银子将考题买了下来。
说起这八两银子,还是李兴彦回李家讨来一些,他跟李家人说明了自己结识一个好友,好友的座师是府城的书院教谕,若能得他指点,那么秀才举人根本就不在话下。所以,他就想找家里要八两银子,准备前去拜访的时候带上些手礼,府城的教谕,自视甚高的,一般的礼物哪里送的出手?八两银子的礼物已经是最廉价的了。
李家人一听说府城的人,那定然就是很厉害的啊,李王氏心中高兴,更加认定自家儿子不一般,是文曲星下凡,现在就连府城的贵人都帮忙,可是八两银子却让他们都犯了难,刚刚才交完了税收,今年的税收比往年走多了两成,李家人现在哪里拿的出来这么多银子。
可是,既然有了这么好的机会,错过了岂不是很可惜?李文才想了良久,原本想让二房也能把私房钱给凑一凑,哪里知道刚提出来,李何氏就冷笑着拒绝了,公中出了这笔花用她没说什么,可还想打她私房的主意,那是万万不可能。
如今的李何氏自从失去了肚子里的儿子之后,就一直对大房抱着敌意,现在李兴彦说的遇到贵人了,叫她更是嫉妒得发狂。总之一句话,二房没银钱。
李文才满心无奈,最后倒腾了整个家底凑了二两银子,便再拿不出来了。
后来李王氏建议去找老三借些银两,老三的作坊在村子里办的热热闹闹的,定然赚了不少银钱,找他借几两银子一定没问题。
李文才只好厚着脸皮登门了,李喻笑眯眯的问清楚后摇摇头说道:“爹,你是知道的,我虽然在镇上做买卖挣了些银钱,可你也看到了,我这盖房子,有建作坊的,有点银子也早垫到这上面去了,而且儿子这也要考科举呢,笔墨纸砚又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呢。” ↑返回顶部↑
李兴彦并不在李喻这边,因此也并不知李喻的举动,他此时面色苍白,应该说他看到试题之后就有些不对劲起来。原本还自信满满的笃定了他定能高中,现在却不那么自信了。
此时他正在心中咒骂着那个坑害他的人。原来早在县试前两个月,李兴彦在朋友的介绍下,结识了一个人,他们一起吃酒玩耍,吟诗作对,都是风雅的读书人,很快就混到了一起,等大家都熟识起来后,据那人所说,他是县太爷家的远房表弟,于是众人对他更加尊敬信任了几分,到后来,他说他又今科县试府试的考题,原本他是打死都不会透露出去的,可是在座之人都是至交好友,眼看着他们就要参加县试了,也不忍心他们落榜,遂决定便宜将考题卖与他们。
李兴彦很是心动,有了考题那么小小童生算什么?就连秀才也都是他的囊中之物了。哼!李喻拿什么跟他比?
在好友的怂恿下,李兴彦咬咬牙花了八两银子将考题买了下来。
说起这八两银子,还是李兴彦回李家讨来一些,他跟李家人说明了自己结识一个好友,好友的座师是府城的书院教谕,若能得他指点,那么秀才举人根本就不在话下。所以,他就想找家里要八两银子,准备前去拜访的时候带上些手礼,府城的教谕,自视甚高的,一般的礼物哪里送的出手?八两银子的礼物已经是最廉价的了。
李家人一听说府城的人,那定然就是很厉害的啊,李王氏心中高兴,更加认定自家儿子不一般,是文曲星下凡,现在就连府城的贵人都帮忙,可是八两银子却让他们都犯了难,刚刚才交完了税收,今年的税收比往年走多了两成,李家人现在哪里拿的出来这么多银子。
可是,既然有了这么好的机会,错过了岂不是很可惜?李文才想了良久,原本想让二房也能把私房钱给凑一凑,哪里知道刚提出来,李何氏就冷笑着拒绝了,公中出了这笔花用她没说什么,可还想打她私房的主意,那是万万不可能。
如今的李何氏自从失去了肚子里的儿子之后,就一直对大房抱着敌意,现在李兴彦说的遇到贵人了,叫她更是嫉妒得发狂。总之一句话,二房没银钱。
李文才满心无奈,最后倒腾了整个家底凑了二两银子,便再拿不出来了。
后来李王氏建议去找老三借些银两,老三的作坊在村子里办的热热闹闹的,定然赚了不少银钱,找他借几两银子一定没问题。
李文才只好厚着脸皮登门了,李喻笑眯眯的问清楚后摇摇头说道:“爹,你是知道的,我虽然在镇上做买卖挣了些银钱,可你也看到了,我这盖房子,有建作坊的,有点银子也早垫到这上面去了,而且儿子这也要考科举呢,笔墨纸砚又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