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3 / 3)
这位林秀姑是远山村曲仁的发妻。
远山村在衢州安水县, 从那个贫穷的小县城到燕京足足需要走一个月的路程,曲家早在去岁七月卖了收成, 勒紧了裤腰带, 又借了相邻的钱拿来给曲仁科考做盘缠。
不料进京的时候路上遇见了强盗, 一大家子筹出来的盘缠都被抢了个一干二净, 这要是回去再来,也要足足一个半月,也就错过了时机。
曲仁如今三十四岁, 再等不起三年了, 家中贫寒, 也没有能力再为他筹集盘缠。正是绝望之际,便晓得燕京慈安堂有大善人出了几千两银子特意拿来资助科考的学生。
夫妻俩喜极而泣,忙来求助。
阮呦和谢娉婷都起身迎她, 林秀姑见两人衣着华丽,便有些不好意思了,她搓了搓手, 一时不知道手上的谢礼还送不送得出去。
阮呦过足了穷日子,哪里看不清她的神色,便浅笑着主动开口, “婶子手上抱着的是什么?那上面的印花倒是新奇又好看。”
林秀姑见她主动问起,紧张的神色微松, 恭敬地回道,“这是我家婆婆自己在家中纺的布,用去岁积攒的棉花纺出来的, 咱们乡下人都穿的是麻布,棉布精贵,原是想着若盘缠不够便去集市与人换些银钱试试,如今有两位姑娘的帮忙,我那当家的银钱够使了,便想着将这布送给二位姑娘。”
说罢,她搓了搓手,“这是浑家能拿出来最好的物件了,还希望二位姑娘不要嫌弃。”
阮呦抿唇笑,露出脸颊的梨窝,显得温婉可人,她伸手接了过来,细细地看。
林秀姑的情绪不自觉就放松了下来。
这匹布织得细密牢实,比起市面上的布丝毫不差。
阮呦想着一件事。大明乡间,百姓在耕种的时候总会分出四分之一的地来种棉麻这样的农作物留给己用,家里有纺织机的会自己给一家子做衣裳,虽说做工粗糙,但甚在能穿。 ↑返回顶部↑
远山村在衢州安水县, 从那个贫穷的小县城到燕京足足需要走一个月的路程,曲家早在去岁七月卖了收成, 勒紧了裤腰带, 又借了相邻的钱拿来给曲仁科考做盘缠。
不料进京的时候路上遇见了强盗, 一大家子筹出来的盘缠都被抢了个一干二净, 这要是回去再来,也要足足一个半月,也就错过了时机。
曲仁如今三十四岁, 再等不起三年了, 家中贫寒, 也没有能力再为他筹集盘缠。正是绝望之际,便晓得燕京慈安堂有大善人出了几千两银子特意拿来资助科考的学生。
夫妻俩喜极而泣,忙来求助。
阮呦和谢娉婷都起身迎她, 林秀姑见两人衣着华丽,便有些不好意思了,她搓了搓手, 一时不知道手上的谢礼还送不送得出去。
阮呦过足了穷日子,哪里看不清她的神色,便浅笑着主动开口, “婶子手上抱着的是什么?那上面的印花倒是新奇又好看。”
林秀姑见她主动问起,紧张的神色微松, 恭敬地回道,“这是我家婆婆自己在家中纺的布,用去岁积攒的棉花纺出来的, 咱们乡下人都穿的是麻布,棉布精贵,原是想着若盘缠不够便去集市与人换些银钱试试,如今有两位姑娘的帮忙,我那当家的银钱够使了,便想着将这布送给二位姑娘。”
说罢,她搓了搓手,“这是浑家能拿出来最好的物件了,还希望二位姑娘不要嫌弃。”
阮呦抿唇笑,露出脸颊的梨窝,显得温婉可人,她伸手接了过来,细细地看。
林秀姑的情绪不自觉就放松了下来。
这匹布织得细密牢实,比起市面上的布丝毫不差。
阮呦想着一件事。大明乡间,百姓在耕种的时候总会分出四分之一的地来种棉麻这样的农作物留给己用,家里有纺织机的会自己给一家子做衣裳,虽说做工粗糙,但甚在能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