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1 / 3)
师琴月很是颓废了一段时间,连胞弟的婚宴都不曾前去,从前她每次闯祸,总觉得挤眼泪和装哭是最难的事情,可如今她成了太子妃,才发觉原来装的开心更难。
最近她渐渐琢磨出点规律,太子每次没来由的火气,似乎都是在下朝之后,而每次当日的朝堂,总会有关于北疆战事的舌战。
听说太子几次想前去北疆巡查,都被圣上驳回,有一次火大了,甚至当着朝臣的面命太子不许踏出京城半步。
她破天荒的借了本史书翻开,发现跟北疆有关的事还真不少。
不得不少北疆确实是个地广人稀的蛮荒之地,气候寒冷粮食匮乏不说,而屡屡发生战事,适而也成了流放的首选之地。
当今圣上在位三十余年,抄家灭族的事不多,其中最为严重的是秦家,秦家一族已绵延百年,鼎盛时官至首辅,但数年前因涉及党争,以妄图残害皇嗣为名抄家。砍头的砍头,充军的充军,剩余女眷一律流放北疆。
这种事明面上的信息并不多,但联想到月光下玉佩上的若字,她这才发现自己是绕了多大一个圈子。
数年前,秦若其人,是整个大虞国与太子最为般配的女子。当时秦家正当鼎盛,秦若身为嫡女,性格娴静淡雅,精通诗文,颇得太后喜爱,时常进宫陪伴,在李陵尚未被册封为太子时,两人便是青梅竹马。
本来按秦家的家室,秦若做太子妃是再合适不过的,只可惜秦家倒台后秦若也被流放至北疆。太子甚至为她自请去边疆征战只为了寻回心上人。
圣上大怒,本以为太子只是一时意气,后来直接将太子诏回京城拘着,再后来……
再后来她就成了太子妃。
她恨啊!秦若之人她虽没见过也至少如雷贯耳,满京城的大家闺秀之最,无数闺阁女儿的楷模,只是后来秦家倒台,她虽然知道她同太子的往事,也没放在心上。
小春念着信鸽送来的密报时,她正剥着橘子心不在焉的吃着,淡黄的汁水溅在桌面上,看的小春恨不能上手替她剥。
她摆摆手示意不用,有些事总要自己来,吃进嘴里的东西才有点味道。
“秦若……”她漫不经心的问丫鬟,“她比起我如何?”
↑返回顶部↑
最近她渐渐琢磨出点规律,太子每次没来由的火气,似乎都是在下朝之后,而每次当日的朝堂,总会有关于北疆战事的舌战。
听说太子几次想前去北疆巡查,都被圣上驳回,有一次火大了,甚至当着朝臣的面命太子不许踏出京城半步。
她破天荒的借了本史书翻开,发现跟北疆有关的事还真不少。
不得不少北疆确实是个地广人稀的蛮荒之地,气候寒冷粮食匮乏不说,而屡屡发生战事,适而也成了流放的首选之地。
当今圣上在位三十余年,抄家灭族的事不多,其中最为严重的是秦家,秦家一族已绵延百年,鼎盛时官至首辅,但数年前因涉及党争,以妄图残害皇嗣为名抄家。砍头的砍头,充军的充军,剩余女眷一律流放北疆。
这种事明面上的信息并不多,但联想到月光下玉佩上的若字,她这才发现自己是绕了多大一个圈子。
数年前,秦若其人,是整个大虞国与太子最为般配的女子。当时秦家正当鼎盛,秦若身为嫡女,性格娴静淡雅,精通诗文,颇得太后喜爱,时常进宫陪伴,在李陵尚未被册封为太子时,两人便是青梅竹马。
本来按秦家的家室,秦若做太子妃是再合适不过的,只可惜秦家倒台后秦若也被流放至北疆。太子甚至为她自请去边疆征战只为了寻回心上人。
圣上大怒,本以为太子只是一时意气,后来直接将太子诏回京城拘着,再后来……
再后来她就成了太子妃。
她恨啊!秦若之人她虽没见过也至少如雷贯耳,满京城的大家闺秀之最,无数闺阁女儿的楷模,只是后来秦家倒台,她虽然知道她同太子的往事,也没放在心上。
小春念着信鸽送来的密报时,她正剥着橘子心不在焉的吃着,淡黄的汁水溅在桌面上,看的小春恨不能上手替她剥。
她摆摆手示意不用,有些事总要自己来,吃进嘴里的东西才有点味道。
“秦若……”她漫不经心的问丫鬟,“她比起我如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