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女孩脸色还有方才惊吓时残留的白, 双颊被冷风吹得泛红,眼睛亮起来。赵佗将视线投到远处,手缓缓放开越枝的手臂,让她自己站定。

  自然不可能是赵佗孤身一人带着越枝过去,屠竹跟着,赵佗还带了一队秦军卫兵,**齐备,甲胄齐全,随时都可作战,前开路,后守卫,将赵佗与越枝围得严实。

  河岸墟市今日只剩下竹棚,连茶摊都无人来看管。赵佗环视墟市一圈,挑了个茶摊坐下。竹棚里头火炉冷着,只剩下冷炭湿柴。

  越枝往外头看,赵佗也不愧是兵家,三两眼就能挑着个好位子,此处视线开阔,能够直接看到越裳停在岸边的船只,现在虽然只剩下两三越裳儿郎把守着,等会儿迎亲回来,坐在这里就能把新郎背新娘子上船看得一清二楚。

  茶摊里头虽然没有热源,但是被别的摊子围住,冷风吹来也被挡住,算不上很冷,越枝搓搓手哈气取暖,尚且能够满足。

  赵佗回头,跟身后跟着的近身卫兵打了个眼色,只看了一眼那熄灭的火炉,那卫兵便会意,从背后卸下火石,去火炉前生火取暖。另一个卫兵凑了两三个牛皮囊袋,走去河岸边打水。

  打火石噼啪作响,火苗不一会儿就在火炉中窜起来,秦兵早已经把湿柴全都剔去,柴燃起来没带什么烟气。

  茶摊中只有细碎响声,不免尴尬,越枝往手心哈了一口气,想起那漆木礼盒。越枝问赵佗:“赵县令送去九真的礼盒,里头都装了什么?”

  赵佗一直看着越裳的船,听见越枝的问题,下意识回答:“总不是匕首羽箭,你不必担心。”

  越枝噤声。赵佗回神来,顿了顿,又说:“龙川县丞是西瓯人,我问了问习俗,知道越族婚俗各有不同,送了些果饼、红布和银饰。”

  四平八稳。越枝点了点头,附和两句:“都是婚礼前后用得上的东西,赵县令有心了。”

  旁边热水上锅,渐渐发出呜呜声响。

  越枝回头瞧了一眼在火炉后头忙活的两个秦兵,问赵佗:“赵县令说要我与秦军工匠一同建造秦船,赵县令是想何时开工?”

  “正值年关,我也没有那么刻薄,你给我的图纸,我已经交给秦军工匠先做准备,年节过后,我自会安排你见见秦军工匠。”

  “开题报告。”越枝低声嘀咕。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