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2 / 3)
一个野菜团子下肚,洛炎已经有些饱,只是想着现在长身体,也不能浪费粮食,舀了一碗水,就这野菜团子,慢慢吃完。
明天就要继续去村学读书,好在原身本来的性格也是不善言辞,扮演起来没有多大的压力,就算是有人发现了什么不同,也可以用年纪还小,到底是个孩子没有定性来解释。
第11章
傍晚,在田里劳作一天的洛青松,洛明德与李氏归来,上午回了娘家探望哥嫂的小婶吴氏也早已备好饭菜。
这个时代,吃饭还以分餐制为主,相比于城内的富贵人家,农村的普通百姓便没那么多讲究,人丁稀少,便围坐在一桌前,共餐。
洛家便是如此,除了洛炎,只有爷爷洛青松,奶奶李氏,小叔洛明德,小婶吴氏,还有一个一周岁的堂弟大树,堂弟的大名还没有取,眼下只唤他的小名。
这时代虽然看中人丁兴旺,但人少也有人少的好处。
自洛明远考中秀才之后,家境便改善不少,原本老洛家破屋也换成了砖瓦房。
镇上还有一处小院,自洛明远去世之后,便由洛炎的外祖家陈家帮忙租赁出去,每年收上一笔银子,给洛炎积攒下来。
洛明远开班私塾期间,虽然时间不久,但到底也攒下了些许收入,况且陈氏的嫁妆,即使逝世,陈家也没有前来讨回,放置在洛家,等洛炎长大之后交给他。
洛青松与洛明德虽说是土生土长的农民,父子俩却做得一手还算不错的木工活,时不时的还能赚上一笔外快。
总的来说,洛家的钱财还算充裕,不是大富大贵人家,但也小富即安,供给洛炎读书科举,绰绰有余。
只是财不露白,洛家在小林村,也只是过着和村人差不多的日子,除了小孙子依旧在读书,偶尔能吃上两顿肉。
洛炎的小婶吴氏,是在其父洛明远走后不久嫁进来的,吴氏是隔壁黄梅村人,父亲是镇上的屠户,不能说不缺肉吃,但到底是比同龄的女孩看起来丰满一些,李氏便是看重了她屁股大好生养,希望能给人丁萧条的老洛家,多添几个子孙。
在原身的记忆中,这位小婶自嫁过来以后,孝敬长辈,爱戴丈夫,最初对他这个侄子也是很不错,对他考科举一贯支持,即使耗费了家里大量的银钱。
↑返回顶部↑
明天就要继续去村学读书,好在原身本来的性格也是不善言辞,扮演起来没有多大的压力,就算是有人发现了什么不同,也可以用年纪还小,到底是个孩子没有定性来解释。
第11章
傍晚,在田里劳作一天的洛青松,洛明德与李氏归来,上午回了娘家探望哥嫂的小婶吴氏也早已备好饭菜。
这个时代,吃饭还以分餐制为主,相比于城内的富贵人家,农村的普通百姓便没那么多讲究,人丁稀少,便围坐在一桌前,共餐。
洛家便是如此,除了洛炎,只有爷爷洛青松,奶奶李氏,小叔洛明德,小婶吴氏,还有一个一周岁的堂弟大树,堂弟的大名还没有取,眼下只唤他的小名。
这时代虽然看中人丁兴旺,但人少也有人少的好处。
自洛明远考中秀才之后,家境便改善不少,原本老洛家破屋也换成了砖瓦房。
镇上还有一处小院,自洛明远去世之后,便由洛炎的外祖家陈家帮忙租赁出去,每年收上一笔银子,给洛炎积攒下来。
洛明远开班私塾期间,虽然时间不久,但到底也攒下了些许收入,况且陈氏的嫁妆,即使逝世,陈家也没有前来讨回,放置在洛家,等洛炎长大之后交给他。
洛青松与洛明德虽说是土生土长的农民,父子俩却做得一手还算不错的木工活,时不时的还能赚上一笔外快。
总的来说,洛家的钱财还算充裕,不是大富大贵人家,但也小富即安,供给洛炎读书科举,绰绰有余。
只是财不露白,洛家在小林村,也只是过着和村人差不多的日子,除了小孙子依旧在读书,偶尔能吃上两顿肉。
洛炎的小婶吴氏,是在其父洛明远走后不久嫁进来的,吴氏是隔壁黄梅村人,父亲是镇上的屠户,不能说不缺肉吃,但到底是比同龄的女孩看起来丰满一些,李氏便是看重了她屁股大好生养,希望能给人丁萧条的老洛家,多添几个子孙。
在原身的记忆中,这位小婶自嫁过来以后,孝敬长辈,爱戴丈夫,最初对他这个侄子也是很不错,对他考科举一贯支持,即使耗费了家里大量的银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