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2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所以先帝当年突然怒斥陶家,将他们满门流放,也是因为陶家不肯交出元后留下的血脉?

  安阳王连忙继续朝下看去,就见到绢帛之上大多都是先帝大限将至之时,悔恨自己负了元后,或是怀念当初与元后相识之时悸动,唯在最后之时,才留下了一句。

  赦免陶家罪责,若元后之子肯认祖归宗,封为宸王。

  宸,帝者。

  先帝虽然未曾将皇位传给元后之子,可一个宸字,就足以看出那孩子在他心中的地位。

  安阳王猛的看向宇文峥,若当年元后之子被封为宸王,而眼前这宇文峥是他血脉,那他就是宸王之子,的确是宇文家的血脉,不容置疑。

  “不可能!”

  明宣帝也同样看到了那绢帛之上所写之物,他瞪大了眼道,“沈凤年,这定然是你伪造先帝字迹所写,先帝容不下元后和陶家,若真知晓元后留有血脉,怎会留他至此,甚至还封他亲王。”

  “况且先帝当年若真留下这旨意,你怎会留到现在才拿出来?”

  沈凤年抬头看着他:“我若是早早拿了出来,陛下是会留着你这侄儿一命,还是和当年薄家对待元后一般,将他算计至死赶尽杀绝?”

  “朕……”

  明宣帝语塞,他知道若是当年他就知道这旨意,他绝不会留下宇文峥。

  沈凤年看向安阳王:“老王爷,您该知道当年先帝与元后之事,也该知道是先帝负了元后,对不起陶家。”

  “若非元后救他,他早已死在了东鱼坡。”

  “若非陶家助他,他也不可能那般容易得到皇位。”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