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越是把十四和老四放到一块做比较,优缺点就越是明显,十四不缺乏干劲儿,也不缺乏勇气,但可能是生活过于顺遂了些,所以心思也浅了些,如果将来真有一日继承大位,他免不了要担心十四会被一些大臣牵着鼻子走。

  老四就比十四合适多了,但就是太合适了,也让人放心不下。

  “若朕百年之后,你觉得如何安排废太子和直郡王更合适?”

  还能如何安排呢,就照上辈子的例子来呗,能用就一定得用,若是不能用的话,也就是给个爵位,在府里边或者是庄子里养老。

  胤祯微微低了低头,并没有说对废太子和直郡王的安排,说的是他对自个儿的安排。

  “儿臣愿为贤王,将来跟大哥和二哥肯定还要再做同僚,兄弟齐心,其利断金。相信将来必定不会让皇阿玛失望的。”

  让四哥犯愁的是没有一个合适的继承人,但到了皇阿玛这儿,明明有那么合适的继承人在,却偏偏不肯立储,非要搞什么平衡之道。

  老爷子的心思,压根儿就不是他这种凡人可以揣测的。

  刚好,康熙也是这么想的,他也没办法理解十四脑子里到底在想什么东西,明明局面已经一片大好了,可以说不输老四,老八之前留下来的那部分班底,基本上都给了十四。

  跟当年的老八比起来,十四的名声或许是差了几分,但是出身要比老八好,也足以弥补名声上的不足了,更何况名声这东西本就是人吹出来的,十四若是愿意,也完全可以效仿老八当年的子,名声这东西花银子、用手!手段也是可以弄来的。

  可站在这么一个位置上,还想着要做贤王,到底是脑子里进水了,还是压根儿就没长那根筋。

  “你可要想明白了,当年福全也说愿为贤王,做贤王如何,你看看已经逝世的福全,就应当明白,贤王不是那么好做的。”

  说起来,皇阿玛口中的‘福全’还是胤祯的二伯呢,是皇阿玛的兄长。

  据说当年皇玛法曾问二伯将来有什么志向,二伯就说自己愿为贤王。

  也是因为如此,皇阿玛和二伯早些年那也是兄友弟恭的典范,只是二伯后来从能够领兵打仗的‘权王’变成了闲王,连议政大臣的位置都丢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