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1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你就不用担心了,沈家倒了,但沈家军必不会倒。”卫老太爷老神在在,“你且看着吧,死牢里的沈二公子那必然是不会死的。”

  卫常谦还想问很多,卫老太爷嫌他太笨,不想和他多说了。他真觉得烦的时候,就是亲儿子也不给脸的。

  那时候卫常谦在翰林院已经当了好些年的官了,但翰林院里勾心斗角没有那么多,大部分时间大家都在想着怎么写好文章,著书立说,争得最厉害的,也不过是争一个在皇帝或者太子面前露脸讲经的机会。

  而且卫家还有卫老太爷独当一面,卫常谦活在其羽翼之下,还真没怎么见过官场黑暗,也难怪卫老太爷都说他读书读傻了。

  也就是后来卫老太爷退下来了,卫常谦支撑门庭,才发现原来自己一直以来的顺风顺水,都是靠着他爹的庇护,几年里他也慢慢地成长起来。

  去年开始皇帝开始渐渐给太子放权了,人人都争着在太子面前露脸。

  卫老太爷却让他赶紧以侍病为由退下来,通俗点说就是京城不好待了,咱家快跑吧!

  卫常谦也听他爹的话,不明就里地就辞官归乡了。

  如今他知道朝堂局势要发生大改变,心也不由自主地跟着火热起来。

  不过他也知道辞官容易,起复难,而且他爹当年不站队不帮忙的,估计在太子心里也没落着好,不清算他们家就不错了,哪里还会想着再起用他们家。

  他儿子倒是跟他爹一样聪明有天分,走科举路子必不会差,但是那样太刻意了,就差直接说:“我们家先后辞官就是为了明哲保身,现在风头过去了,我们家又回来了!”

  那吃相也太难看了。

  而且他儿子是一直跟着他爹读书的,卫常谦虽然知道自己是三代人里天资最差的,但是前半生他靠完老子,后半生靠他老子带出来的儿子,到底也有些没面子。

  所以卫常谦就希望姜杨能在恩科中崭露头角。姜杨可是他一手带出来的学生,等他在科举中大放异彩,新帝肯定会问啊,你一个寒门举子能有这种成就,老师是谁呢?

  姜杨再一提他老师的名号,现在新帝心里留下印象,回头卫家再起复就容易了,也让天下人都知道,他卫常谦也是有几分本事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