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5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月牙儿不屑于拿走不属于她的灯。

  所以她将实情脱口而出, 一心忐忑的等着。

  所幸这盏灯照亮了夜。

  有欣喜、有感动、也生气。月牙儿不想痛痛快快的答应下来,只匆匆做了一碗“糖不甩”给吴勉。

  他知道糖不甩的意思吗?大概不知道。

  这是一种糯米芝麻小圆子,和汤圆有些相似,但不敢将内馅放太多糖,因为还要在糖水里滚过,若内馅糖太多,只怕要甜到掉牙。煮熟后捞出,撒上熟芝麻,碎果仁。汤汁粘稠,酥滑香甜,从口里到心里,全是甜蜜蜜的。

  粤省的某些地方,一直有这样的旧俗。当媒人带男方到女方家相看,若女方觉得满意,便捧出一碗糖不甩,意为亲事“甩”不了;若不愿意结亲,便捧出一碗腐竹糖水,碗里有腐竹、冰糖和白果,还有一味鸡蛋花,打的极散。别人一看便知,这□□是“散了”。

  月牙儿又气又喜,心想就要为难他一下,让吴勉也纠结一会儿。

  三天后再将这点心的含义传出去罢。

  算了,还是明天往外说罢。

  她将“糖不甩”和“腐竹糖水”的含义当作异地风俗讲给伍嫂他们听。伍嫂觉得很有趣,和杏花巷街坊闲话家常时也提起这一出,勾得人兴趣来了,便到杏花馆里,指明要一碗糖不甩吃吃看。

  吃了之后,果然味道不错。一传十、十传百,这几天巷子的人家渐渐都听说了。

  自然而然的,吴勉也明白了月牙儿的心意,欢喜的读了一夜的书。

  他如今考中了案首,得以成为府学的廪生。不仅可以免役免粮、见官不拜,每月官府还会补贴他些钱粮。再加上吴勉是案首的消息一传出去,就有书局的老板带着钱上门,请他将这次应试的文章默下来,编辑成书,以作后来考生的参考资料。是以他如今可以专心念书,不必再为生计奔波。

  今年的案首只十五岁,消息传出去,媒人们更是蠢蠢欲动。可谁知这吴家的大门,竟然是敲不开的。就连一个媒婆带着女方九担嫁妆来说亲,吴家也是一概谢绝,说是已经定了亲。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