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2 / 3)
陶善行一门心思扑在百态茶馆与书局之上,无心思嫁,通通拒之门外。
————
四月,人间芳菲尽。
陶善行专门请教了商时风,竟拜他为师,想出诸般经营手段,百态茶馆的生意越发好,书局名气也越发响亮。
六月,夏浓。
陶善言衣锦还乡,高马锦帔,游街而过,惹来满街未嫁女,被投了无数香花锦囊……
同月,陶家下聘岳湘。
八月,桂花又香。
陶家大喜,二郎娶亲。
陶善行终于把当初岳湘那一声“嫂嫂”还了回去。
————
春去夏过秋收冬尽,又是一年平安而度。烟花散去,穆溪白出关后次年,百态盈利颇丰,陶善行不再安于佟水,筹措银两另择他地建起分馆,有一便有二,很快的,同年百态茶馆分馆接二连三开起。
陶善文和岳湘夫妻不得不分作两处,各地奔跑。陶善行却已打起新造纸的主意,因嫌纸贵导致书藉成本降不下来,她在商时风帮助之下亲往闽浙等地,亲自找回造价低又适合印刷的纸墨等物,又与红帮谈妥运输。这一年,百态书局第一批低价书藉面市,虽说纸张不比从前精良,却不再只是富家子弟才能购买之物。
百态书局又捐印千册幼学启蒙书藉,譬如《三字经》、《千字文》等读物,请来瀚明书院的宋先生作注,将浅显易读的道理标注印上,送往佟水下各村乡塾义学,为国开蒙育学,成了佟水一大佳话。
同年,百态书局因着数项善举,突破重重同行障碍,成功拿到官府的童试、乡试的纲要经义的印刷权,在最短的时间内成为佟水,乃至山西书局的佼佼者,其印制的几本白话小说,风靡全山西,又传入京城,再流向整个大安朝。
↑返回顶部↑
————
四月,人间芳菲尽。
陶善行专门请教了商时风,竟拜他为师,想出诸般经营手段,百态茶馆的生意越发好,书局名气也越发响亮。
六月,夏浓。
陶善言衣锦还乡,高马锦帔,游街而过,惹来满街未嫁女,被投了无数香花锦囊……
同月,陶家下聘岳湘。
八月,桂花又香。
陶家大喜,二郎娶亲。
陶善行终于把当初岳湘那一声“嫂嫂”还了回去。
————
春去夏过秋收冬尽,又是一年平安而度。烟花散去,穆溪白出关后次年,百态盈利颇丰,陶善行不再安于佟水,筹措银两另择他地建起分馆,有一便有二,很快的,同年百态茶馆分馆接二连三开起。
陶善文和岳湘夫妻不得不分作两处,各地奔跑。陶善行却已打起新造纸的主意,因嫌纸贵导致书藉成本降不下来,她在商时风帮助之下亲往闽浙等地,亲自找回造价低又适合印刷的纸墨等物,又与红帮谈妥运输。这一年,百态书局第一批低价书藉面市,虽说纸张不比从前精良,却不再只是富家子弟才能购买之物。
百态书局又捐印千册幼学启蒙书藉,譬如《三字经》、《千字文》等读物,请来瀚明书院的宋先生作注,将浅显易读的道理标注印上,送往佟水下各村乡塾义学,为国开蒙育学,成了佟水一大佳话。
同年,百态书局因着数项善举,突破重重同行障碍,成功拿到官府的童试、乡试的纲要经义的印刷权,在最短的时间内成为佟水,乃至山西书局的佼佼者,其印制的几本白话小说,风靡全山西,又传入京城,再流向整个大安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