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4章(4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沮授的这个建议取得了一致认可。

  孙策的目的就是练将,尽可能地让更多的将领实战,学习掌握这种不利地形下如何作战。沮授的方案无疑是最贴合他心思的。从整个形势来看,这个方案也是充分发挥了己方的优势。

  诸将不愿轻退,都想克敌制胜,至少要有个尝试的机会。沮授的方案很公平,按战绩轮换,能者上,不能者下,打赢了,立功受赏。就算没打赢,至少也能积攒一些实战经验。

  兵练得再好,也要不时的见见血。总不见血,练不出真正的精锐。

  将领同样如此。久不临阵,有些感觉会钝化,也容易沦为纸上谈兵。

  首战的任务落在了前将军朱桓的肩上。他将主持摩天岭的战斗,以一月为期,一个月后由右将军纪灵轮替。主持战事的期间,随营军师要每天撰写战纪,报送行在,由军师处审阅,然后分发诸将,共同参考学习,从中借鉴,同时也是一种督促,让每个人都提高警惕,不要再出现孙权那样的低级失误,留下笑柄。

  接受任务后,朱桓迅速起程,带着五千中军将士赶往摩天岭。

  孙策本人也没闲着,命令中军水师逼近瞿塘峡,寻找战机。

  ……

  黄权反击得手,重创孙权,吴军被迫暂时后撤,在蜀军中引起了不少的轰动。

  尤其是黄权将吴军俘虏和缴获的甲胄、军械、旌旗送到中军时,更是观者如堵,各种羡慕嫉妒恨。

  在此之前,诸侯与吴军交战,能取得类似战绩的唯两人而已,故魏国之将张郃,今蜀国之太子曹昂。如今再加算上黄权,一共三人。

  三人之中,两人在蜀,这不是蜀国命不当绝的象征吗?

  蜀军士气大振,曹操却是有苦说不出。

  胜利固然能振奋士气,却不是双方实力的真实体现。黄权是蜀军年轻将领中的佼佼者,孙权却早已证明了自己不是一个合格的万人将,如果他不姓孙,根本没有机会指挥这样的战斗。德不配位,任过其能,受挫是迟早的事,只不过遇到黄权,这一跤摔得狠了些。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