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9章(4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两人对汉朝的感情自然不同。

  “是啊,从这一点上看,陛下以身作则,厉行节约,是真的以史为鉴。”

  杨修转头看着荀彧。“荀文若,你话里有话啊。难道陛下就这一点是以史为鉴?”

  荀彧笑而不语,伸手示意杨修入座。两人隔着大案,杨修瞥了一眼旁边的文卷,用眼神询问荀彧。荀彧主动将文卷推到杨修面前。“正在请教你这个才子。如果能帮我润色一番,那就更好了。”

  杨修展开文卷,一目十行,一会儿就读了几页,嘴角的笑意也越来越明显。

  这是一份记载汉末的私史,从党锢之祸说起,开篇就是三君——陈蕃、窦武、刘淑的小传,一直写到吴国肇立,天子登基,诸多汉朝老臣与会,见证新朝的诞生。

  杨修放下文卷,似笑非笑,却不置一辞。

  “还能看吗?”荀彧不紧不慢地问道。

  “不仅能看,而且好看。”杨修眼皮轻挑,笑出声来。“如果气死几个,就更好看了。”

  “气死?不至于吧?”

  杨修没有说话。正好唐夫人带着侍女进来,奉上冲泡好的茶。杨修很惊讶,唐夫人这烧水的速度也太快了些。唐夫人解释说,荀彧有喝茶的习惯,而且性子比较急,一坐下就要喝,所以她养成了习惯,第一次只烧小半壶,很快就能烧开,让荀彧先喝上,再烧一大壶备用。

  杨修赞了一声:“依我看,夫人比文若更当得起王佐二字。”

  唐夫人俏目微闪,虽然眼角已经有了浅浅的鱼尾纹,眼神却依然灵动。看到案上的文卷,她会心而笑,顺手收了起来。“都是闲的。明明不是良史之才,偏要学人著史。好在主簿是至交,要不然传出去,不知道怎么被人笑话。”

  “夫人说是笑话,我倒真想起一个笑话,与赵祭酒有关的,不知文若听说过没有。”

  “赵邠卿?”荀彧也来了兴趣。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