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2章(2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硬的一手则是集中兵力,争取时间。任命爨习为南中督,全面负责南中军政,高定、雍闿、朱褒等人各辖一郡,曹仁则率主力退守巴郡,准备迎战吴军主力。

  形势不妙,益州有全面失守的可能。两害相权取其轻,不得不放弃益州南部的山区,集中兵力,坚守益州北部平原地区。火线提拔爨习等南中大族也是为孙策设置障碍,以孙策宁愿亲征,也不肯对巴蜀大族让步的态度而论,他对南中大族让步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就算得到南中也会泥足深陷,至少短时间内无力北进。

  这样一来,蜀国至少能争取一年半载的时间。

  曹操反复权衡后,接受了陈宫的方案。

  为了表示诚意,曹操以辛评、秦宓为请降使者。辛评是辛毗的兄长,与很多汝颍人相熟,能够从吴国内部寻找支持者。秦宓是广汉绵竹人,学识渊博,口才极佳,是益州名士,代表了益州大族的利益。派他们俩出使,是曹操所能想到的最佳组合。

  第2503章 皇二代的教育

  秋收后,孙策起驾,离开了驻跸大半年的汝阳,前往荆州。

  汝阳依然热闹,甚至更加热闹。不管孙策表现得如何大度,有些话题毕竟太敏感,即使不羁如祢衡,也不敢无所顾忌的放言。如今孙策离开了,他们当然能说得更畅快,更直白些。

  王朗因此愁白了头,觉得自己这个汝南太守可能到此为止了。他经历过党锢之祸的余波,知道处士横议可能带来的危害。天家无情,今上虽年轻,却是个用兵高手,焉知他这是不是欲擒故纵?豫州世家如今这么温顺,可不是天生如此,而是被反复清洗过的结果。

  借着送行的机会,王朗私下里找杨修问计。杨修是天子心腹,自然对天子的心思掌握得准确些。

  面对虚心请教的王朗,杨修却笑而不语,逼得急了,才说了一句:学问就是学问,上有翰林院,下有郡学,你一个汝南太守管那么多干什么?只要他们不打破头,闹出人命,你就在旁边看着。

  王朗恍然大悟,如释重负。

  孙策听杨修说起这件事的时候,车驾刚刚进入南阳境。

  秋收刚刚完成,大路两侧的稻田大部分收割完毕,不少老人、孩子提着竹篮,在收割后的稻田里捡拾遗落的稻穗,有人累了,站起身,一手叉腰,看着官道上长得看不到头的仪仗队伍,却不惊慌,只是静静地看着。孩子们到底好奇心重些,有的站在原处,有的赶到近一些的田垄上,打量着这些陌生人。

  一个十来岁的女孩,脚边放着一个竹篮,站着一个五六岁的孩子,手里还抱着一个更小的,大概只有两三岁,也不知道看见了什么,眼神专注,连怀里的孩子大哭都顾不上。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