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5 / 7)
如果是以前的李如秋,一定会想都不想的回答:“当然是揍他一顿,揍得他再也不敢生出那样的心思。”
可如今的李如秋却很认真的想了起来,冷静之后,也不那么冲动了。
李如秋与曹二丫对看着,交互着彼此能明白的眼神:“二丫,二舅清楚了,知道该怎么做!”
曹二丫点点头,而李如花不明就里的看着两人,显然是跟不上他们的思路的。
**
曹志轩这些日子忙得焦头烂额。
红庆酒楼这些日子又上了不少新的菜色,还特地从外地寻了不少好的厨子,那菜的味道本就好,如今菜色的花样也多。挤兑的旁的酒楼门前更加门口罗雀。
有的酒楼还不死心的想使坏心思,可那节度使大人的随从隔三差五的就到酒楼里坐着,旁的人竟然也听到那一脸凶相的赵大赵大人,舔着一张脸喊李如秋“李大哥”来着。纵使别人有再大的胆子,也不敢在这节骨眼,往上面撞呀。
曹家三房的米行里,本来生意还不错,自家有庄子,也能从农人那里低价收得一些稻米,这可是家里的银钱的重要来源。
前两日,曹二丫家里也开了米行,曹家一连买了几个庄子,她在那些庄子里的人心中的地位不必说,连带影响着那些农人都把米往红庆米行送,只说那里的老板实诚,那米都能分出个三六九等,只要他们好好拾掇田,卖出个特等米,可比卖给旁的米行银钱要高上几倍。
而且红庆米行一开业,就往衙门里捐了几车的稻米,引得县令老爷都亲自出来迎了。直夸他们是义商。
他们家在陈氏金铺有有点干股,可这事是极其秘密的。可就在前两日,陈氏金铺边上竟又开了座红庆银楼。听到这“红庆”二字,这银楼自然是曹二丫家开得了。
红庆银楼开业的当天,生意就红火的不行。那些首饰的款式可是见所未见的,金饰的成色好,而且那雕花的手艺更是一绝。银楼里,不仅卖金银饰品,那些玉器的款式同样非常出众。
开业当天,一对穷人家里为了要出嫁的女儿在银楼里买了副金耳坠,开业三天,八折酬宾,省了点银钱,欢欢喜喜的回家了。倒不知道,红庆银楼同样有抽奖的活动。
第二日,在银楼的门口,赵大作为开业嘉宾,亲自抽出了三个奖。
↑返回顶部↑
可如今的李如秋却很认真的想了起来,冷静之后,也不那么冲动了。
李如秋与曹二丫对看着,交互着彼此能明白的眼神:“二丫,二舅清楚了,知道该怎么做!”
曹二丫点点头,而李如花不明就里的看着两人,显然是跟不上他们的思路的。
**
曹志轩这些日子忙得焦头烂额。
红庆酒楼这些日子又上了不少新的菜色,还特地从外地寻了不少好的厨子,那菜的味道本就好,如今菜色的花样也多。挤兑的旁的酒楼门前更加门口罗雀。
有的酒楼还不死心的想使坏心思,可那节度使大人的随从隔三差五的就到酒楼里坐着,旁的人竟然也听到那一脸凶相的赵大赵大人,舔着一张脸喊李如秋“李大哥”来着。纵使别人有再大的胆子,也不敢在这节骨眼,往上面撞呀。
曹家三房的米行里,本来生意还不错,自家有庄子,也能从农人那里低价收得一些稻米,这可是家里的银钱的重要来源。
前两日,曹二丫家里也开了米行,曹家一连买了几个庄子,她在那些庄子里的人心中的地位不必说,连带影响着那些农人都把米往红庆米行送,只说那里的老板实诚,那米都能分出个三六九等,只要他们好好拾掇田,卖出个特等米,可比卖给旁的米行银钱要高上几倍。
而且红庆米行一开业,就往衙门里捐了几车的稻米,引得县令老爷都亲自出来迎了。直夸他们是义商。
他们家在陈氏金铺有有点干股,可这事是极其秘密的。可就在前两日,陈氏金铺边上竟又开了座红庆银楼。听到这“红庆”二字,这银楼自然是曹二丫家开得了。
红庆银楼开业的当天,生意就红火的不行。那些首饰的款式可是见所未见的,金饰的成色好,而且那雕花的手艺更是一绝。银楼里,不仅卖金银饰品,那些玉器的款式同样非常出众。
开业当天,一对穷人家里为了要出嫁的女儿在银楼里买了副金耳坠,开业三天,八折酬宾,省了点银钱,欢欢喜喜的回家了。倒不知道,红庆银楼同样有抽奖的活动。
第二日,在银楼的门口,赵大作为开业嘉宾,亲自抽出了三个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