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3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朱元璋给太子拨足了银两,便、指了太子亲自去赈济应天府的灾民,想到之前北境战事,四皇子朱棣表现不错,朱元璋便派朱棣辅佐太子。

  可是没过几天,就传来了太子和四皇子关于赈灾的意见不合的消息,

  太子朱标,主张在应天府臣内,广布粥棚,散粥济民。

  四皇子朱棣却主张,要把涌进应天府的流民都集中到应天府城外,再行救济之法。

  太子朱标认为若是让流民出城,便会让应天府的百姓和流民认为是朝廷要将流民驱逐出城,如此一来,便寒了百姓和流民的心,折损了天恩浩荡。

  四皇子朱棣却是情绪激昂,说是眼下形势,赈灾本身就是安抚民心,只要妥善赈灾就不会寒了百姓的心,不必如此小心翼翼。

  四皇子还说,发了水患,便又起瘟疫的可能,必须及早让流民出城,才能保应天府安定。

  不单如此,四皇子还说了好多危言耸听的由头证明他是对的。

  太子却认为根本没有那么严重,那些说辞,是四皇子太多虑了。

  眼下,城中有流民,他们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没有吃食,只要赈灾银子充足,给他们开上一断时间粥棚,发上棉衣,让这些日子平稳的过去,等到两地灾害除了,再把他们发配原籍便是。

  四皇子和太子据理力争,太子脾性好,四皇子倒是发起了脾气。

  两个人实在是说不在一起,皇上便指让太子去流民人数多一些的东城赈灾,让四皇子朱棣去管理流民人数少的西城。

  如此这般,将两兄弟分开,让他们各自用自己的法子赈灾。

  可是如今问题来了,若是赈灾,那些个大臣,自然是要听太子的,如今太子和四皇子分开赈灾,这样一来,他们需要听两头的话,这般自然是行不通。

  但凡是明白人的大臣全都去了东城帮助太子赈灾。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