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3 / 7)
很快,这不和亲的硬气决定是在四皇子提议和皇后娘娘提了徐琳琅硬气面对贵女们的故事下做成的消息也穿了出去,一时间,民间对皇后娘娘、四皇子和徐琳琅赞叹不已,当然,百姓赞叹最多的,还是圣上英明。
到如今,应天府的高门大户,已然没有人再敢小觑徐琳琅,都在赞叹徐琳琅处事的硬气。赞叹的同时,高门大户意识到一个问题,如今,太子妃位空悬,如此关头,徐琳琅如此声名大噪,必然是为角逐太子妃增加了重重的筹码。
又过了几天,民间有流言传起,说这不和亲的决定是在四皇子朱棣和魏国公嫡长女徐琳琅共同促成的,二人珠联璧合,很是般配,若是皇上给徐琳琅和朱棣指婚就好了。
应天府的高门大户也知道了这传言,不过也都一笑置之了,这不过是百姓们乱点鸳鸯自以为美好的愿景罢了,这皇家和重臣之家的婚配,里面的弯弯绕绕多了去了,岂是一次偶尔的联系就能左右的。
不过,在这样的关头,有这样的传言,必然是会影响徐琳琅角逐太子妃之位的,权贵们也乐得见这传言传播了。
此时,魏国公徐达和四皇子朱棣都上了北境,自然是没有人出面为压下这传言,百姓这希冀却是越传越广,百姓们都明着希望,四皇子朱棣和魏国公嫡长女要是一对就好了。
北境,朱棣帐中。
大德子小心翼翼的凑了过来:“爷,有一事,奴才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朱棣正看着边境布防图,一脸漠然:“你认为当讲就讲,认为不当讲就闭嘴,别卖关子。”
大德子犹豫了一阵,终究还是开口道:“爷,按理说,这样的时候,我不该让你分心,可是这事情至关重要,奴才不得不说。”
朱棣不说话。
大德子小心道:“现在,应天府的百姓,都希望能给你和魏国公嫡长女指婚呢,百姓们说你们两个,般配的很。”
朱棣的目光终于从布防图上移开,看向大德子:“那又怎样。”
大德子一脸着急:“爷,这事要是传到琪瑶小姐耳朵里,他必然是要和爷你生了嫌隙的。”
朱棣皱了皱眉头,道:“你安排人去查查这流言的源头。”
↑返回顶部↑
到如今,应天府的高门大户,已然没有人再敢小觑徐琳琅,都在赞叹徐琳琅处事的硬气。赞叹的同时,高门大户意识到一个问题,如今,太子妃位空悬,如此关头,徐琳琅如此声名大噪,必然是为角逐太子妃增加了重重的筹码。
又过了几天,民间有流言传起,说这不和亲的决定是在四皇子朱棣和魏国公嫡长女徐琳琅共同促成的,二人珠联璧合,很是般配,若是皇上给徐琳琅和朱棣指婚就好了。
应天府的高门大户也知道了这传言,不过也都一笑置之了,这不过是百姓们乱点鸳鸯自以为美好的愿景罢了,这皇家和重臣之家的婚配,里面的弯弯绕绕多了去了,岂是一次偶尔的联系就能左右的。
不过,在这样的关头,有这样的传言,必然是会影响徐琳琅角逐太子妃之位的,权贵们也乐得见这传言传播了。
此时,魏国公徐达和四皇子朱棣都上了北境,自然是没有人出面为压下这传言,百姓这希冀却是越传越广,百姓们都明着希望,四皇子朱棣和魏国公嫡长女要是一对就好了。
北境,朱棣帐中。
大德子小心翼翼的凑了过来:“爷,有一事,奴才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朱棣正看着边境布防图,一脸漠然:“你认为当讲就讲,认为不当讲就闭嘴,别卖关子。”
大德子犹豫了一阵,终究还是开口道:“爷,按理说,这样的时候,我不该让你分心,可是这事情至关重要,奴才不得不说。”
朱棣不说话。
大德子小心道:“现在,应天府的百姓,都希望能给你和魏国公嫡长女指婚呢,百姓们说你们两个,般配的很。”
朱棣的目光终于从布防图上移开,看向大德子:“那又怎样。”
大德子一脸着急:“爷,这事要是传到琪瑶小姐耳朵里,他必然是要和爷你生了嫌隙的。”
朱棣皱了皱眉头,道:“你安排人去查查这流言的源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