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4 / 7)
周围媵侍都愣眼等着王公公,过不多时,王公公终于从屋外头走了进来,轻声问:“陛下,可有什么吩咐?”
“太子他求的婚事,朕准了。”成帝缓缓地叹了一口气,终究道,“让他们草拟个折子,另叫礼部着手准备罢。”
太子性子傲,眼光高,好不容易看上了一个女子,便顺他的意,不过是个女子,娶了又当如何?
或许是真的老了,他当年处事绝不会如此心软。
王公公仍旧笑容可掬地道:“是,陛下。”
-
元月,成帝改年号为元丰,寓意明年风调雨顺,无荒无瘟。在元丰年间的第一次议政上,成帝提出了立太子妃,并给出了一个意想不到人选。
朝野俱惊,文臣们早分了两拨儿,一边极力地反对,而另一边又是极力地赞同。
反对的那一方有理有据,苏霁的出身实在是过于卑贱,虽说成国也曾有过出身卑贱的皇后,但是那都是建国初年的老黄历了,并且她们也都是母凭子贵提拔上去的,哪儿有元配就出身如此不堪的呢?
而赞同的一方,多是太子与成帝的心腹,另加一个赵嘉柔的父亲赵玄。他们认为苏霁在闵地之疫上颇具功劳,并且展现出了体恤百姓、母仪天下的气质,具备了一个预备国母的高贵品质。
双方就此进行了连绵七日的辩论,最终辩论到了“高贵究竟是身份的高贵,还是品质的高贵”这种玄学层面,却仍旧各执己见,谁也无法说服谁。
成帝乐得看戏,像这种谁也无法说服谁的形势,最终拍板定谳的,还是皇上。
就在成帝看着早便拟好的诏书,准备发往中书省复核时,一阵噩耗传来——太后她老人家昨晚在寝殿内安详去世了。
群臣的争议显得没有意义,因为太子无心婚配之事,要为太后服一年齐衰之丧。
成帝无法,只得封苏霁为一品诰命,赐居元彻殿,且在京中仿照公主府的品秩,置备了一处宅院,成帝亲题了一个“霁”字。
↑返回顶部↑
“太子他求的婚事,朕准了。”成帝缓缓地叹了一口气,终究道,“让他们草拟个折子,另叫礼部着手准备罢。”
太子性子傲,眼光高,好不容易看上了一个女子,便顺他的意,不过是个女子,娶了又当如何?
或许是真的老了,他当年处事绝不会如此心软。
王公公仍旧笑容可掬地道:“是,陛下。”
-
元月,成帝改年号为元丰,寓意明年风调雨顺,无荒无瘟。在元丰年间的第一次议政上,成帝提出了立太子妃,并给出了一个意想不到人选。
朝野俱惊,文臣们早分了两拨儿,一边极力地反对,而另一边又是极力地赞同。
反对的那一方有理有据,苏霁的出身实在是过于卑贱,虽说成国也曾有过出身卑贱的皇后,但是那都是建国初年的老黄历了,并且她们也都是母凭子贵提拔上去的,哪儿有元配就出身如此不堪的呢?
而赞同的一方,多是太子与成帝的心腹,另加一个赵嘉柔的父亲赵玄。他们认为苏霁在闵地之疫上颇具功劳,并且展现出了体恤百姓、母仪天下的气质,具备了一个预备国母的高贵品质。
双方就此进行了连绵七日的辩论,最终辩论到了“高贵究竟是身份的高贵,还是品质的高贵”这种玄学层面,却仍旧各执己见,谁也无法说服谁。
成帝乐得看戏,像这种谁也无法说服谁的形势,最终拍板定谳的,还是皇上。
就在成帝看着早便拟好的诏书,准备发往中书省复核时,一阵噩耗传来——太后她老人家昨晚在寝殿内安详去世了。
群臣的争议显得没有意义,因为太子无心婚配之事,要为太后服一年齐衰之丧。
成帝无法,只得封苏霁为一品诰命,赐居元彻殿,且在京中仿照公主府的品秩,置备了一处宅院,成帝亲题了一个“霁”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