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1 / 7)
苏霁思量再三,道:“下个月的燕窝、人参,一应药膳,先都提前发给各宫妃嫔,腾出些位置来。实在不行,就拿出些不值钱的药材,熬成粥啊药汤啊什么的,发给宫女太监喝了。最近南边儿不是闹时疫么,就连京中都有三三两两的病患,王尚宫问起来,你就说是为了宫中安全,强健宫人体质,提前防范着。”
“这名头倒是巧,王尚宫也没甚么可说的。”杏儿道,“可是姐姐何必巧立名目,只为了给楼女史的一堆东西腾地儿呢?”
因为她惹不起啊——苏霁沉沉地叹气。
苏霁正叹息着,却听外面又有人来报:“苏司药,楼女史说需要几个人清点,便临时调了几个宫女过去帮衬着,您看……”
苏霁扶额,楼女史真可谓得寸进尺啊。
“只许调三个人,不许再多了。”苏霁强调着,“司药局的人手也不是那么宽裕的。”
那人称是正欲走,却闻身后传来一个慵懒柔媚的声音:“我宫里人手倒是充裕得很,若是楼女史想要调,就往我咸福宫调人罢。”
苏霁一瞧,赵嘉柔一身青烟绿的丝绸裾裙,脚下一双蜀锦的绣球鞋,扶着宫女,便缓缓走了过来。
“嘉柔?你怎么来了?”苏霁问,复又叹气,“你不省得,这楼女史与我有嫌隙,此番是刻意刁难我的。现下她背后有人,得罪不起的。你又何必出头,讨这个嫌?”
赵嘉柔捏住了苏霁桌上的笔,信笔写了几个字,道:“我正是知道这些,才来的。”
自赵嘉柔给楼女史调了十二个宫人去,楼女史便再未缺过什么,苏霁这里倒是清闲了许多。
只是世道却不大太平,南边儿的时疫愈演愈烈,苏霁听外头的太监说,时不时便有逃荒来京城的流民,不过几日便断气而亡。而宫廷内也增加了洒扫的次数,每日用石灰,陈醋撒在皇宫角落,一时间,宫内人心惶惶。
苏霁一听那形容,寒战、高热、乏力、头痛,还有最典型的疱疹结痂,形成痘疤——这不就是天花吗?
这种烈性传染病,在古代可谓大杀器,根本就没有任何治愈的办法。
苏霁啧啧,在古代,命如草芥。
↑返回顶部↑
“这名头倒是巧,王尚宫也没甚么可说的。”杏儿道,“可是姐姐何必巧立名目,只为了给楼女史的一堆东西腾地儿呢?”
因为她惹不起啊——苏霁沉沉地叹气。
苏霁正叹息着,却听外面又有人来报:“苏司药,楼女史说需要几个人清点,便临时调了几个宫女过去帮衬着,您看……”
苏霁扶额,楼女史真可谓得寸进尺啊。
“只许调三个人,不许再多了。”苏霁强调着,“司药局的人手也不是那么宽裕的。”
那人称是正欲走,却闻身后传来一个慵懒柔媚的声音:“我宫里人手倒是充裕得很,若是楼女史想要调,就往我咸福宫调人罢。”
苏霁一瞧,赵嘉柔一身青烟绿的丝绸裾裙,脚下一双蜀锦的绣球鞋,扶着宫女,便缓缓走了过来。
“嘉柔?你怎么来了?”苏霁问,复又叹气,“你不省得,这楼女史与我有嫌隙,此番是刻意刁难我的。现下她背后有人,得罪不起的。你又何必出头,讨这个嫌?”
赵嘉柔捏住了苏霁桌上的笔,信笔写了几个字,道:“我正是知道这些,才来的。”
自赵嘉柔给楼女史调了十二个宫人去,楼女史便再未缺过什么,苏霁这里倒是清闲了许多。
只是世道却不大太平,南边儿的时疫愈演愈烈,苏霁听外头的太监说,时不时便有逃荒来京城的流民,不过几日便断气而亡。而宫廷内也增加了洒扫的次数,每日用石灰,陈醋撒在皇宫角落,一时间,宫内人心惶惶。
苏霁一听那形容,寒战、高热、乏力、头痛,还有最典型的疱疹结痂,形成痘疤——这不就是天花吗?
这种烈性传染病,在古代可谓大杀器,根本就没有任何治愈的办法。
苏霁啧啧,在古代,命如草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