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3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行业特色型高校——先将一大圈综合类高校排除。

  超级年轻但超级厉害的大佬,去年病倒进了医院还上了新闻——直接将目标锁定在谢书尧身上。

  写的论文又快又多又质量好——再次增加谢书尧的可能性。

  自己投资建实验室——确定是谢书尧无疑,别的研究人员没这么豪气。

  至于那两个声称‘一区以下都是水刊、二区以下都是辣鸡’的小导师,这还用猜吗?肯定就是杜岳和包萌了啊!

  热评第一的那位网友说,“建议一下,像这种很显然的吐槽对象,就不要遮遮掩掩了,直接点名好吗?@谢书尧,谢教授,你的学生吐槽你了,根据我的分析,你这个学生是金陵药科大学的硕士,建议你整顿一下课题组,把这种背地里说你坏话的学生逐出师门,然后换我进去[狗头][狗头][狗头]。”

  一群沙雕网友哈哈大笑,谢书尧在高铁上感觉手机有开始狂震,掏出来一看,默默地点了个赞,并且回复道:“说这句话的人今年加三篇论文的工作量,发表不够明年建议主动退学。”

  那个吐槽谢书尧的学生在高铁上吃着泡面刷着微博,突然看到谢书尧的评论,手里的泡面立马就不香了。

  梗着脖子把泡面咽了下去,那硕士默默关掉手机,掏出自己的电脑来,开始争分夺秒地看论文。

  三篇论文的分量可不小,其它课题组的博士如果能一年发表三篇论文,还都是一区sci,估计每天早晨都是笑醒的。

  可惜在谢书尧的课题组,一年三篇sci只是研二及以上的学生应当完成的基本工作量,发表四篇五篇的人太多了,秦海读博第二年直接发表了十二篇sci,平均每个月发表一篇,打破了包萌和杜岳的记录。

  秦海这会儿虽然还没有毕业,但已经被京大医学部给实名预订了,听说金陵药科大学那边的校领导都出面沟通过好几次,想让秦海博士毕业后留在金陵药科大学,但开出的待遇不是特别高,秦海拒绝了那边,选择留在京大医学部搞全职研究。

  秦海这样做的后果就是,金陵药科大学人才办的主任直接让人盯上了谢书尧课题组的所有博士,哪怕是刚刚入学,那也没问题,提前打好关系,做好游说工作,反正能进入谢书尧课题组的人都是潜力股,等上个两三年的时间,都会成为学术界的大牛。

  -------------------------------------

  谢书尧之所以把这么多硕士博士喊来,其实是想给这些人讲讲《计算药学》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在建立了药物大分子模型之后,如何利用精细化学的手段,把这些药物给合成出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