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6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些商人的举措是出乎苏崇文意料的,不过这些商人的加入,对于苏崇文的‘振兴南疆计划’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有了这些商人,南疆只会发展的更快更顺利。

  -------------------------------------

  一眨眼,便是三年时间。

  苏崇文不负圣望,将南疆建成了‘十八连珠不夜城’,这‘十八连珠’指的是由黔云大河相连的十八座城池。

  南疆不比辽州那般地势平坦,纵然是春城,都因为周边多山而限制了向外扩充发展的潜力,苏崇文灵机一动,就想到了‘十八连珠’这一遭。

  十八座城池之间由黔云大河相连,水路极为方便,商人们的大船往来于这十八座城池之间,仅仅是三年时间,就让这十八座城池改头换面,变成了一个接着一个的‘小辽州’。

  南疆省十八座城池各有特色,游人可以乘上画舫从第一城出发,一路顺流而下,看遍山水风光与美景,沿途随便遇到一座城池都可以停靠,入城转转,保管叫人大开眼界,身上的银子至少得砸进去一半。

  朝堂上原先还有官员说苏崇文能有今天,共有两个原因,一来是命好,二来则是皇帝大胆敢用,真才实学并没有多少。

  那么多医官都在找治愈瘟疫的法子,就苏崇文找到了,这不是命好是什么?

  要是换一个小心谨慎的皇帝,以苏崇文当年参加殿试时的作答情况,被发派一个无名小县当县丞才是他该走的路,也就是燕顺帝胆大,再加上当初的情况紧急,这才便宜了苏崇文,一上任就是从五品的辽州知州。

  要说苏崇文这个农管家出身的寒门仕子有什么真才实学,朝廷官员是不承认的。

  可现在被南疆省发生的翻天覆地之变化打脸后,这些官员们都闭嘴了。

  甭管他们承不承认苏崇文有真才实学,辽州在苏崇文的治理下繁荣了起来,一个北疆省上缴至国库的赋税都能顶的上中原腹地的三省了,南疆省这个老大难的问题原先没人愿意接手,被强塞给苏崇文之后,苏崇文居然在南疆那蛮人横行的地方上再现了北疆省的奇迹。

  仅仅三年时间,南疆省的繁华程度就不输许多中原省城了,假以时日,南疆省的繁荣程度定会赶的上京城与辽州,这只是时间问题。

  皇帝见南疆也稳定了下来,他担心苏崇文像当初去了辽州之后就恨不得扎根辽州一样,再给他上书一封,声称自己立志不将南疆省发展成北疆省那样就不回京城,那到时候就麻烦了,于是皇帝决定先下手为强。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