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5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王氏也不是个贪财的人,又猜到其中猫腻,等陈庭峰丧事一毕,便按照那些人家送来的礼物贵重,一一回了同等价值的东西过去,也算是表明了态度。

  也不是没有好消息,新帝登基开恩科,陈彦华就下了场,等到放榜那日,一大早王氏和刘氏便轮番派人去打探消息,直等到晌午时分,才有小厮气喘吁吁地狂奔而归:“中了,中了,咱们大爷中了二甲第三十二名!”

  喜得刘氏当场泪如雨下,王氏双手合十不停声地念佛,又赏了那报信的小厮一锭十两的雪花银,满府上下的丫鬟奴才一人一吊赏钱。

  陈彦华自己倒并未露出得色,过摄政王府找了一回沈青云,郎舅两个在书房中说了大半日的话,陈彦华最终决定,不参加庶吉士考试,而是选择外放。

  本来,如果能考上庶吉士,得入翰林院,稳扎稳打地一步步升迁,入阁拜相也不是没有可能……陈庭峰走得就是这条路。

  天下士子多是这样做的。

  陈彦华却有自己的考量,沈青云如今贵为摄政王,行天子事,民间歌谣唱“真天子、假天子”,他和崇德帝之间谁才是实际意义上的天子,谁也说不清。

  有着这层关系,陈彦华的仕途本该顺风顺水,前途一片光明。

  “原先只觉得他秉性纯正,不失君子之风,与你父亲大不相同。如今更见其气节,实在令人敬重。”沈青云这样评价陈彦华。

  陈彦华之所以选择外放,就是因为不想得到沈青云的庇护,外放虽然升迁慢,但却能真正察民情、做实事,造福一方百姓。

  他甚至还请沈青云为他谋一贫寒之地为官。

  对此,沈青云既赞同又赞赏:“虽然清苦一些,但容易出政绩,到时候再回京,资历自然大不相同。”

  别人也再不敢说他是靠沈青云的关系上位。

  婧怡为能有这样的兄长而骄傲。

  只是如此一来,王氏也要跟着儿子去任上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