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3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以前谢家生意兴隆,不光开了好些铺子,又养了不止一个车队,给他们帮忙那些多半是亲戚以及亲戚的亲戚,家中生意养活的不止是谢老爷这一家,还有那些人。

  其中好些跟着谢老爷已经二三十载,做着商铺的掌柜或管事,不光油水丰厚,在本地也颇有些脸面。现在谢家要把买卖停了,铺子大概要盘出去,自然不会再养这些人,对很多人来说这无异于晴天霹雳。

  哪怕有才干的换个活计跟重头再来没二样,你以前在谢家当掌柜,到其他家去未必能直接当上掌柜。

  莫说那些人之中还有很多是凭关系进的谢家铺子,像这种要的钱多做的事少,谁愿意收?

  谢老爷这个决定直接断了许多人的财路,让他们齐整整的慌了神,私下商量过后也没其他办法,找上门来哭哭看呗。

  开始来的平辈多,发觉说话不好使以后,族中长辈就排队来了,问谢老爷想没想过怎么安置他们?铺子一关他们没了收入可咋办?一大家子等着吃饭呢。

  实实在在说,这么闹起来怪无耻的,但那些全是亲戚,谢老爷也不能一点儿不考虑他们的情绪。

  当然铺子短时间内是不可能再开了,他能咋的?给遣散费呗。

  这年头本来是没有所谓遣散费的,雇主说不要你就能把你打发了,你赖着不走还要拿钱那叫讹诈,心狠一点能直接把人扭衙门去。雇员多半是亲戚朋友铺子突然要关不拿出一笔遣散费来这事摆不平,尤其那些帮你很多年的,不光要给遣散费还得补一笔钱作为答谢。

  为此,谢老爷又放了血,家里赚着钱的时候逢年过节给底下发钱都感觉不痛不痒的,铺子一关往后就得坐吃山空,还得拿出去这么大一笔能不心痛吗?

  ……

  谢士洲陆续收到很多回传上京城的情报,谢家是个什么情况他完全清楚了,大概就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田宅铺面都在,也还有不少钱,但是考虑到那一大家子的开销,光家丁和丫鬟就有好几十人,每个月能轻松开支上千两,添置头面首饰四季衣物还得另算。

  除非打发掉多数奴才并且将生活水平降下来,否则就算他们将旺铺都盘出去收回来的钱也不够花用,拖一年半载的就得变卖古玩器物,甚至变卖田产铺面。

  谢士洲把这话说给钱玉嫃听,钱玉嫃听完直摇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相公你想想秦家,再想想五皇子,按说手中拮据就应该开源节流,开源就很不容易,对他们来说节流甚至比开源还要更难。”

  谢家那些人啊,尤其是少爷少奶奶,怕是从没过一天寒酸日子。对他们来说穿绫罗绸缎用山珍海味只不过是寻常生活,都称不上享乐,你让这些人节约,能节约出个什么东西?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