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7 / 7)
绿亭村当然是最先的示范点,崔稚往郭婆婆、白婆婆家走了一趟,众人听了话,见了米,没有不又惊又喜的,当下串联着各自亲戚去说,把盐拿出来换米。
崔稚粗略算了一下,假设每户四口人,有一斤余盐,那么她要换十石米,就需要收二百六十户人家的盐,要是把盛家五十石米都换了,那就跟上千户人家打交道。
一天两天是不可能的,但也不能太久,耽搁盛家的行程,还容易惹上麻烦。
得速战速决。
这种情况,只能打出“先到先得、饥饿销售”的牌了。
魏铭对与她满肚子生意经如何好奇就不说了,只是一村的人去魏家交盐、记名、等着发粮,老朱婆就是耳朵再聋、眼再瞎,也觉出不对劲了。
她大儿媳妇高氏得了可靠消息,“说是木子三叔魏大年攀上富贵人家了,那家行善积德,竟然愿意以盐换粮,还是尚好的粮食,先给了木子和那翠枝半斗带过来,不仅有隔年米,还有新米!” ↑返回顶部↑
崔稚粗略算了一下,假设每户四口人,有一斤余盐,那么她要换十石米,就需要收二百六十户人家的盐,要是把盛家五十石米都换了,那就跟上千户人家打交道。
一天两天是不可能的,但也不能太久,耽搁盛家的行程,还容易惹上麻烦。
得速战速决。
这种情况,只能打出“先到先得、饥饿销售”的牌了。
魏铭对与她满肚子生意经如何好奇就不说了,只是一村的人去魏家交盐、记名、等着发粮,老朱婆就是耳朵再聋、眼再瞎,也觉出不对劲了。
她大儿媳妇高氏得了可靠消息,“说是木子三叔魏大年攀上富贵人家了,那家行善积德,竟然愿意以盐换粮,还是尚好的粮食,先给了木子和那翠枝半斗带过来,不仅有隔年米,还有新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