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1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而货架上则分门别类地摆放着烟、白纸、洗发膏等,而一角还有几个大罐子,里面都是醋、酱油、散酒等。

  对着门的柜台上,除了商品还有算盘和老式铁秤,但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个厚厚的牛皮账本了。

  因为平时村里有很多人会赊账,所以等到快过年时,就会专门有人拿着账本挨家挨户的要账,或者自己去店里销账,所以这一本牛皮本子,很是重要。

  相比村里的代销店来说,这县里的供销社可就气派多了。

  只见这个供销社有3层楼高,是整个县里最高的楼了。

  一楼的门口右边竖着“发展经济,青山县供销合作商店”的牌子,字体是潇洒的行书,用红油漆刷着,显得分外显眼比村里那用粉笔写的牌子,不知好多少倍。

  而一边的墙壁上还用油漆写着“日用百货综合商店”,加上一些其他的标语,一看就非常有时代特色。

  谢小念正兴致勃勃的看着,就听见许忠军打趣道:“怎么啦,又不是没见过,光在外面看就能买到东西啊!”

  “可不是没见过”谢小念在心里腹诽道,不过这话她可不敢说出口。

  进去后,谢小念发现,这供销社里面的布局和村里的也差不多,也都是一个个的柜台,货品都摆放在柜台和后面的货架上,只不过每个柜台都卖着不同的东西,种类也比村里齐全的多。

  唯一不同的就是,村里都是直接和售货员结账的,而这里是中间最高处有一个高台,高台上坐着两个人,应该是结账的,类似于现在的收银员。

  高台上面还固定着若干根铁丝,每根铁丝都通往不同的营业柜台,上面安装着滑轮和夹子,只要将手稍微抬起,铁夹子就会夹着钱和票,顺着铁丝在柜台和收银台之间来回穿梭,这样的结账方式被人们称为铁丝结账。

  不过这种铁丝结账都是只存在于大的供销社和百货商店的,听说好的百货商店里,柜台和收银之间还会装有电动导轨,而差一点的商店,就只能靠人力来抛了。

  不过这样么牛的东西,就算是原主都没有见过的,谢小念也只能从原主的记忆中知道那么一星半点。

  因为两人主要是买布的,所以就直接去了卖布的柜台。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