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数年前,柳静月曾是名动京城的才女,不少文人见过她的字迹。去搜寻的官员将与之相关的诗篇和字轴送进宫呈给圣人,圣人寻了些人过来分辨,证实确实出自柳静月之手。

  那些诗,都是情诗。

  不仅如此,魏洵书房的内室中还藏着他为柳静月画的画像,栩栩如生,以及一些女子用的珠宝首饰,看上去十分华贵,不像是魏府能买得起的。

  这事可不小!

  圣人和魏王震惊至极,魏王虽然嘴上说相信柳静月跟此事无关,却还是回府问了她。没想到柳静月听闻后,神情竟是惊慌大于被冤枉的愤怒。

  魏王若是这样都不起疑,就当真是傻了。

  至于魏洵,当日就被关押进了大理寺监牢审讯,奈何他什么都不说。身为柳静月的父亲,柳甫年得知此事后极力为女儿撇清,圣人问起为何魏洵府上有那么多柳静月的东西时,柳甫年道:“那些首饰是当初魏王妃出嫁时留在府上的旧物,内子怜惜魏洵的妹妹魏姝自幼丧母,没有人为她买钗环首饰,便托魏洵之手送了些给她。”

  圣人指出:“可这些首饰是从魏洵书房的内室中搜出来的,他并没有如你所说,将它们转交给自己的妹妹。”

  对此柳甫年只能“无奈”揣测,魏洵年少时曾是他的学生,来卫国公府的次数不少,在那时对还未出阁的柳静月动了心也是有可能的,可这一切,都与柳静月无关,她丝毫不知情。

  柳甫年有没有在说谎、知不知晓事情的真相,圣人和魏王都无从得知,但这事事关魏王妃的名誉和贞洁,是一定不能外传的。魏王请求圣人,将此事交由他来处置,并承诺一定会给出一个令圣人满意的结果。

  魏王回府后,夜里并没有睡在寝殿,而是待在书房。他派心腹侍从偷偷留意柳静月的动静,半夜侍从来报,说王妃回了她自己所居的偏殿,魏王换了身下人的衣服,偷偷回了寝殿,竟发现柳静月从她偏殿的内室中拿出了不少东西,趁着夜色去了无人的后院,将那些东西一点一点都烧了。

  魏王沉默地走出来,站在了柳静月面前。柳静月先是惊慌,等她终于明白这一切已经无法改变,忽然无声地笑了,最后流着泪道:“那都是很多年前的事了,以妾身的身份和命运,跟着大王才是应该的。”

  即便心中已有猜测,听她这么平淡地说出来,魏王还是胸口钝痛。他们成亲数年,柳静月为他生了两个女儿,他膝下至今无子。可即便如此,他也还未纳妾,只因他希望,自己的第一个儿子是她所出。

  虽不是什么海誓山盟、刻骨铭心的爱,但他们到底是夫妻,他对她一直有着依恋和信任,也欣赏她的才情与见识,没想到这只是他一个人的感觉,她对他,不过是“依从于身份和命运”。

  他以为的相敬如宾,其实是同床异梦。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