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2 / 7)
“你已经知晓其人了,谁拿走了卷宗,谁就是主谋,”杨荣道:“张朝元是个好帮手,陈修也是,但他们加起来,也抗不过这个人。”
楚嫣和杨李氏并排走出牢狱。
杨李氏显然很局促,也问出了她最想知道的问题:“……他会受到什么处罚?会、会杀头吗?”
“帮凶如果杀头,主谋岂不是要全家抄斩了?”楚嫣道:“我听陛下说过,杨荣曾有大功于国,到时候量刑,功过在一起,怎么抵消就看国法判决了。”
杨李氏在听到“大功于国”的时候,眉头的皱纹渐渐散开,陷入了梦一般的回忆中。
“当年他刚进龙鱼卫的时候,曾发下宏誓,匡世济民、致君尧舜,做一番名垂青史的大事业。”杨李氏的眼睛湿润了:“他对我说,他想要匡正君王,纠察时弊,想要使良善之民业有所托、奸邪盗匪无所施其暴……”
牢里的杨荣也在回忆自己的半生,这半生里,他遇到的是多疑檀权、喜怒无常的帝王;遇到的是各怀心思、汲汲钻营的同僚;遇到的水深火热、惊心动魄的算计,遇到的是身不由己、命不由人的境遇。
他什么时候开始变成了帝王的家犬,摇尾乞宠于皇上;什么时候开始将人命视作草芥,将构陷倾危变成家常便饭?
他明明是想做一个洗冤禁暴的人啊。
“……华亭鹤唳,可复闻乎?”杨荣喃喃道,“华亭鹤唳,可复闻乎!”
甘泉宫中。
崇庆帝看着手中缺失了两页的起居注,皱起了眉头:“太傅,为什么先帝的起居注里,会少了关于巫蛊案的记录?”
御史大夫赵安国曾经教授过崇庆帝课业,不过时间挺短,只有不到两个月,先帝就对他另有任用了,崇庆帝仍然习惯于称他为“太傅”,是出于对他的尊敬。
赵安国道:“删掉了。”
“被谁删掉了?”崇庆帝道。
↑返回顶部↑
楚嫣和杨李氏并排走出牢狱。
杨李氏显然很局促,也问出了她最想知道的问题:“……他会受到什么处罚?会、会杀头吗?”
“帮凶如果杀头,主谋岂不是要全家抄斩了?”楚嫣道:“我听陛下说过,杨荣曾有大功于国,到时候量刑,功过在一起,怎么抵消就看国法判决了。”
杨李氏在听到“大功于国”的时候,眉头的皱纹渐渐散开,陷入了梦一般的回忆中。
“当年他刚进龙鱼卫的时候,曾发下宏誓,匡世济民、致君尧舜,做一番名垂青史的大事业。”杨李氏的眼睛湿润了:“他对我说,他想要匡正君王,纠察时弊,想要使良善之民业有所托、奸邪盗匪无所施其暴……”
牢里的杨荣也在回忆自己的半生,这半生里,他遇到的是多疑檀权、喜怒无常的帝王;遇到的是各怀心思、汲汲钻营的同僚;遇到的水深火热、惊心动魄的算计,遇到的是身不由己、命不由人的境遇。
他什么时候开始变成了帝王的家犬,摇尾乞宠于皇上;什么时候开始将人命视作草芥,将构陷倾危变成家常便饭?
他明明是想做一个洗冤禁暴的人啊。
“……华亭鹤唳,可复闻乎?”杨荣喃喃道,“华亭鹤唳,可复闻乎!”
甘泉宫中。
崇庆帝看着手中缺失了两页的起居注,皱起了眉头:“太傅,为什么先帝的起居注里,会少了关于巫蛊案的记录?”
御史大夫赵安国曾经教授过崇庆帝课业,不过时间挺短,只有不到两个月,先帝就对他另有任用了,崇庆帝仍然习惯于称他为“太傅”,是出于对他的尊敬。
赵安国道:“删掉了。”
“被谁删掉了?”崇庆帝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