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4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为什么供应不上?”崇庆帝道。

  “户部的胡尚书不肯拨银,”许昌哼了一声:“说国库空虚,理由肯多了,什么山东大旱,要赈济,要修河渠,要给百姓发放种子、农具,辽东却又发了大水,财力不赡……总之是各地都缺银子,没有余钱打仗!”

  崇庆帝目光寒了下来,户部一向是杜仲的囊中之物,在兵权上无法打压皇帝,自然要卡着钱袋子,总之是不叫皇帝的旨意顺利贯彻和执行下去。

  自古都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如今户部如果不肯发放粮饷,不仅会耽误前线如火如荼的战事,而且很有可能会导致刘符生谋划好的用兵计策化为泡影。

  没想到忽然有一封奏疏抵达御史台,弹劾户部尚书胡植贪赃枉法,在护城河工程上贪污二百八十万两银子,以次充好。

  这一封奏疏且不管是不是真的,崇庆帝都如获至宝。因为有了这封奏疏,崇庆帝可以名正言顺地问罪户部尚书,在针插不进的户部,撕开一道口子,打破杜党把持户部的局面。

  “这封奏疏来的真是及时,”崇庆帝点点头:“是谁上的?”

  “是今科状元,中书舍人、门下省观政陈修所上,”王怀恩想了想,又提醒道:“陛下,陈修的父亲就是陈安民。”

  崇庆帝对陈安民这个名字,是有印象的。

  “就是那个触怒了太后,被杖责罢官的陈安民?”崇庆帝眯起了眼睛:“当年他仿佛上了一道奏疏,却不知写了什么,让太后怒不可遏,将人打得只剩一口气不算,连奏疏都销毁了?”

  他想了想,道:“这个人应该不是丞相的人……可以用。”

  御史台搜集了胡植的罪证,很快就查到了实据。崇庆帝当即罢免胡植,新上任的户部尚书就是原先的户部侍郎,他是既不肯得罪杜相,也慑于崇庆帝的手段,还真想出个办法,让停在运河的淞沪之地的赋税不必上交,直接拨往前线。

  杜仲在朝中大发雷霆也没有办法,只能危言恐吓了一番,说如今的天下大乱都是皇帝固执己见所造成的,当然这种话崇庆帝不过是当做一阵风刮过罢了。

  当然崇庆帝在前朝赢了杜仲,在后宫却被杜太后耳提面命。

  “皇帝不听你舅舅的话,一意孤行,才造成如今的反叛,”杜太后冷冷道:“还不知道悔改,连我的话也不听了吗?”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