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3 / 7)
车驾直入奉天殿,百官这一次心中都有不同计较,唯有杜相,姗姗来迟,而来来的时候,神色并不好看。
神色不好看是正常的,如果杜相被皇帝釜底抽薪了,还笑得出来,那就是傻子了。
刘符生站在大殿之外,被皇帝召入。
“陛下,臣持节奉诏,往苍梧宣谕,幸不辱使命。”他道:“云阳王已奉诏退兵,十万大军,如数退入德安府,以示我大齐和平之诚意。”
“奉诏退兵?”杜仲果不其然发话道:“奉的是什么诏书,老夫怎么没有见到?”
“回丞相,”刘符生不卑不亢道:“臣奉的是陛下口谕。”
“口谕也算诏书?”杜仲怒道:“祖制只有见到加盖玺印的诏书,方才能调兵遣将,陛下不经门下省,但凭口谕如何能号令千军?”
“只因诏书经过门下省,必要耗费时日,”崇庆帝倒是缓缓解释了:“而边境战事,一触即发。时机宝贵,朕来不及经过门下省,所以……”
“不经门下省,何名为诏?”杜相怫然道:“陛下的口谕,也不过是伪诏罢了!老夫要参奏云阳王,怎么能见到伪诏,也不辨明真假,就随意撤兵了呢!”
这话震得大殿嗡嗡作响,百官都知道杜相素来独断专行,却没想到他竟然当堂指斥皇帝的口谕是伪诏。
御史大夫赵安国出列,道:“丞相此言差矣,诏书与口谕相比,不过是将皇上的金口玉言宣之于纸上罢了,又有什么区别呢?陛下乃一国之君,统领万方,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陛下想要如何,难道还要经过门下省的同意?”
杜相面对他的指责,自然要解释门下省的作用。
“门下省不是限制皇帝,”他怒道:“而是要纠正皇帝错误的诏书!”
“那朕这撤兵的诏书,似乎没错。”崇庆帝道:“大齐不想打仗,百越也不想打仗,似乎只有丞相一人,热衷于战事。”
杜仲大怒:“老臣一心只为陛下的江山社稷打算,却没想到陛下自毁长城!”
↑返回顶部↑
神色不好看是正常的,如果杜相被皇帝釜底抽薪了,还笑得出来,那就是傻子了。
刘符生站在大殿之外,被皇帝召入。
“陛下,臣持节奉诏,往苍梧宣谕,幸不辱使命。”他道:“云阳王已奉诏退兵,十万大军,如数退入德安府,以示我大齐和平之诚意。”
“奉诏退兵?”杜仲果不其然发话道:“奉的是什么诏书,老夫怎么没有见到?”
“回丞相,”刘符生不卑不亢道:“臣奉的是陛下口谕。”
“口谕也算诏书?”杜仲怒道:“祖制只有见到加盖玺印的诏书,方才能调兵遣将,陛下不经门下省,但凭口谕如何能号令千军?”
“只因诏书经过门下省,必要耗费时日,”崇庆帝倒是缓缓解释了:“而边境战事,一触即发。时机宝贵,朕来不及经过门下省,所以……”
“不经门下省,何名为诏?”杜相怫然道:“陛下的口谕,也不过是伪诏罢了!老夫要参奏云阳王,怎么能见到伪诏,也不辨明真假,就随意撤兵了呢!”
这话震得大殿嗡嗡作响,百官都知道杜相素来独断专行,却没想到他竟然当堂指斥皇帝的口谕是伪诏。
御史大夫赵安国出列,道:“丞相此言差矣,诏书与口谕相比,不过是将皇上的金口玉言宣之于纸上罢了,又有什么区别呢?陛下乃一国之君,统领万方,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陛下想要如何,难道还要经过门下省的同意?”
杜相面对他的指责,自然要解释门下省的作用。
“门下省不是限制皇帝,”他怒道:“而是要纠正皇帝错误的诏书!”
“那朕这撤兵的诏书,似乎没错。”崇庆帝道:“大齐不想打仗,百越也不想打仗,似乎只有丞相一人,热衷于战事。”
杜仲大怒:“老臣一心只为陛下的江山社稷打算,却没想到陛下自毁长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