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1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新祠堂坐北朝南,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建。

  这时候的人喜欢围绕着祠堂而居,扩建的时候,经过商议,族中将原先围绕着它的东西两侧的鱼骨屋都被拆了,纳入扩建的范围。

  祠堂前面有一块地坪,地坪再延伸过去是一方七八亩地的池塘。

  新祠堂在修建的时候,地坪也在重新整理,还有池塘,也被重新清理了一遍,池底的淤泥都被淘了上岸,现在池水清澈得很。

  扩建后的祠堂是原先的三四倍大,红墙绿瓦,檐上还雕刻了瑞兽,亭台楼阁水榭,建得特别气派。

  上一世,他们周氏一族一直有计划建新祠堂,却一直没有契机。

  直到她去世前两年,曾收到过族里发来的邀请函,说是族里新祠堂落成,邀请诸位周氏一族出嫁的姑奶奶们回娘家看看。

  周蓁蓁敢肯定,上一世他们所建的祠堂肯定没有现在的好。

  毕竟那时的周氏,被沈氏收割去了大量的金银,在往后的数年又一直被沈氏及庐江各大族所压制,族里的产业在艰难地维系着,哪里拿得出来银子建祠堂呢。估计是后来旧祠堂破败得坚持不住了,族里才咬牙重建的。

  “为了这新建的祠堂,我们举一族之力,耗时两月,花费近二十万两,其中的人力物力不计其数。特别是族里的五六十岁的老人们,都自发来帮忙,这些都是免费的。”周海说着,整个人都热泪盈眶。

  连周蓁蓁这历经三世的人看了,都心情激荡,很是震恸。

  这个时候,大家对宗族的归属感是很强的。甚至,族里过半的人家,家里的屋子都不如新祠堂,但他们就是高兴。

  周海没将她当外人,和她唠叨着这些事。

  咱们周家坊四百来口人,人口钱每人只意思意思地每人捐了二两银子。

  因为族中有公中的产业,赚钱了,除去一年公中的开支,如果还有剩余,会留存部分利润,年底都会抽出部分盈利发放给族人的。本来今年新增了贡墨,本应发放更多,但因为要建新祠堂,就没发。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