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1 / 3)
宴会结束后,这些个大臣打听无门,外头一点风声都没有,皇城倒是知道定国公带着侍卫出城了,但具体什么事情也不知道,还是通过洛阳这边飞鸽传书回去,才知道原来定国公为皇上办事去了。
此次公事非常隐蔽,举国朝野上下,竟无一人知道到底是为何。
就是这般,才更加让人忐忑不安,生怕皇帝新上任,这第一把火烧到自己的身上,反倒是因为有了岳婿这层关系的柳太守更为安全,当日定国公的态度就看得出,此次钦差大人之行,是和柳太守无关的事儿。
费劲一番什么都打听不到,最后只能从那名叫宋志的学子入手,他家里人口简单,只有一名六十余岁卧病在床的老母亲,从小被母亲带大,勤奋好学,考入定远书院,性格温和甚至有些懦弱,平日里是个老好人……
怎么看都不像有问题的样子,想到任何可能,都和这名学子联系不到一起,众人百思不得其解。
抱着打听的心思,巡抚大人给柳太守下了帖子,想要上门见一面,其余人就等着看巡抚会得到太守的什么态度,结果门房的下人说太守大人出门了,去了钦差大人那里。
巡抚一听便赶紧离开了,打听之事明日再来也不迟,别在让钦差大臣记上了他的名号,到时候可就吃不了兜着走了。
大家有些恍然,从昨日起,便一直派人盯着太守府的一举一动,这太守是何时出府的?
越想心中愈发不明白,感叹柳太守有自己的门道,若是不想让外人发现行踪,任凭你派人在门口盯着不眨眼,也不知道人什么时候出去,众人再次给柳太守套上了一层高深莫测的标签。
只能说这些人把事情想复杂了,如果柳太守想要隐藏自己的行踪,还用得着让下人说他去哪里?
纯粹是因为柳太守离开的时候比较低调,乘着一顶灰色轿子走的小角门,小轿子只能容纳一人,看守的人以为是后院女眷,便没有放在心上,谁能想到堂堂太守会坐那种逼仄小轿子。
柳太守坐这个小轿子都是有原因的,因为柳喻夏和柳母今日要去上香,早几日便订好了的,所有一大早便乘着家里最宽敞舒服的轿子出门了。
平日柳太守出门要么骑马要么步行,必要才会坐轿子,所以柳太守不注重坐什么样的轿子,随便指一顶便出门了。
结果没想到因此反倒让众人讳莫如深。
***
↑返回顶部↑
此次公事非常隐蔽,举国朝野上下,竟无一人知道到底是为何。
就是这般,才更加让人忐忑不安,生怕皇帝新上任,这第一把火烧到自己的身上,反倒是因为有了岳婿这层关系的柳太守更为安全,当日定国公的态度就看得出,此次钦差大人之行,是和柳太守无关的事儿。
费劲一番什么都打听不到,最后只能从那名叫宋志的学子入手,他家里人口简单,只有一名六十余岁卧病在床的老母亲,从小被母亲带大,勤奋好学,考入定远书院,性格温和甚至有些懦弱,平日里是个老好人……
怎么看都不像有问题的样子,想到任何可能,都和这名学子联系不到一起,众人百思不得其解。
抱着打听的心思,巡抚大人给柳太守下了帖子,想要上门见一面,其余人就等着看巡抚会得到太守的什么态度,结果门房的下人说太守大人出门了,去了钦差大人那里。
巡抚一听便赶紧离开了,打听之事明日再来也不迟,别在让钦差大臣记上了他的名号,到时候可就吃不了兜着走了。
大家有些恍然,从昨日起,便一直派人盯着太守府的一举一动,这太守是何时出府的?
越想心中愈发不明白,感叹柳太守有自己的门道,若是不想让外人发现行踪,任凭你派人在门口盯着不眨眼,也不知道人什么时候出去,众人再次给柳太守套上了一层高深莫测的标签。
只能说这些人把事情想复杂了,如果柳太守想要隐藏自己的行踪,还用得着让下人说他去哪里?
纯粹是因为柳太守离开的时候比较低调,乘着一顶灰色轿子走的小角门,小轿子只能容纳一人,看守的人以为是后院女眷,便没有放在心上,谁能想到堂堂太守会坐那种逼仄小轿子。
柳太守坐这个小轿子都是有原因的,因为柳喻夏和柳母今日要去上香,早几日便订好了的,所有一大早便乘着家里最宽敞舒服的轿子出门了。
平日柳太守出门要么骑马要么步行,必要才会坐轿子,所以柳太守不注重坐什么样的轿子,随便指一顶便出门了。
结果没想到因此反倒让众人讳莫如深。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