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1 / 3)
“其实先帝曾经去信给我,他知道太后认了我母亲为义母,给了我道圣旨,让我照顾照顾太后母子,圣旨的内容嘛……”尉迟璟话语停顿一下,看到柳喻夏呆愣愣的眼神,轻笑出声,然后接着道:“赐我定国公的称号,外加一柄尚方宝剑,可斩一切佞臣。”
“先帝为何如此信任你。”听了这个事情,柳喻夏下意识的问了一句。
“可能,先帝相比另外两个摄政大臣,认为我更可靠。”尉迟璟煞有其事的说道。
柳喻夏顿时语塞,难道不是因为太会装模作样,先帝都给骗住了,把其当成了最最无私之人?
怪不得,怪不得原著书中尉迟璟权势那般高,因为他背后有拿着虎符调度令的太后皇帝撑腰,再加上那些‘暗臣’,想要如何兴风作浪都不为过。
柳喻夏终于有些搞明白原著的情况了。
按照原著的时间线,几年后皇帝长大了,便开始夺权,尉迟璟会是他的帮手。
男主女主追随的文宰相,在他们的角度来看,大庆朝稚子为帝,宠信‘奸商’,残害‘忠臣’,他们要追随明主,匡扶正义。
而尉迟璟这边,文宰相心思不轨,欲谋反,必杀之。每个人站在自己的位置看,都没有错,只不过是各为其道罢了。
柳喻夏心中了然,顿时如迷雾散去般,呼了口气然后猛然一愣,抬头看向尉迟璟,眼中充满了警惕。他为什么对自己说这么多,包括虎符调度令这样机密的事情!
“你、你为什么和我说这些?”
尉迟璟合下扇子笑道:“夏夏不是好奇吗?”然后站起身装模作样的向门口踱了两步回头道:“我也是在洛阳才知道,原来岳父正是暗臣之一。”
什么?她爹是先帝布置下的保皇派之一?柳喻夏走神,怪不得那时父亲说起文宰相是审视鄙夷的态度,她就说父亲是个谨慎的人,怎么可能凭借尉迟璟三言两语便将粮食借给了他。
等等,尉迟璟干嘛叫她爹岳父?
柳喻夏反应过来称呼问题时,尉迟璟已经走了,今日对方和她说这么多,只因为爹爹和他是一条船上的人?联想最近尉迟璟最近越来越古怪的举止,带有深意的眼神……
↑返回顶部↑
“先帝为何如此信任你。”听了这个事情,柳喻夏下意识的问了一句。
“可能,先帝相比另外两个摄政大臣,认为我更可靠。”尉迟璟煞有其事的说道。
柳喻夏顿时语塞,难道不是因为太会装模作样,先帝都给骗住了,把其当成了最最无私之人?
怪不得,怪不得原著书中尉迟璟权势那般高,因为他背后有拿着虎符调度令的太后皇帝撑腰,再加上那些‘暗臣’,想要如何兴风作浪都不为过。
柳喻夏终于有些搞明白原著的情况了。
按照原著的时间线,几年后皇帝长大了,便开始夺权,尉迟璟会是他的帮手。
男主女主追随的文宰相,在他们的角度来看,大庆朝稚子为帝,宠信‘奸商’,残害‘忠臣’,他们要追随明主,匡扶正义。
而尉迟璟这边,文宰相心思不轨,欲谋反,必杀之。每个人站在自己的位置看,都没有错,只不过是各为其道罢了。
柳喻夏心中了然,顿时如迷雾散去般,呼了口气然后猛然一愣,抬头看向尉迟璟,眼中充满了警惕。他为什么对自己说这么多,包括虎符调度令这样机密的事情!
“你、你为什么和我说这些?”
尉迟璟合下扇子笑道:“夏夏不是好奇吗?”然后站起身装模作样的向门口踱了两步回头道:“我也是在洛阳才知道,原来岳父正是暗臣之一。”
什么?她爹是先帝布置下的保皇派之一?柳喻夏走神,怪不得那时父亲说起文宰相是审视鄙夷的态度,她就说父亲是个谨慎的人,怎么可能凭借尉迟璟三言两语便将粮食借给了他。
等等,尉迟璟干嘛叫她爹岳父?
柳喻夏反应过来称呼问题时,尉迟璟已经走了,今日对方和她说这么多,只因为爹爹和他是一条船上的人?联想最近尉迟璟最近越来越古怪的举止,带有深意的眼神……
↑返回顶部↑